2019-05-15 10:37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劉琪 | [銀行]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為加強經濟的自我調節能力,給市場和企業內生調整留出一定空間,同時著眼于穩定宏觀杠桿率、防控系統性金融風險,預計未來央行仍將保持貨幣政策邊際寬松節奏,出現“大水漫灌”的概率很低
IMF4月份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顯示,IMF將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較1月份時的預測值下調了0.2個百分點至3.3%,而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上調0.1個百分點至6.3%,中國成為全球唯一被上調經濟增長預期的經濟體。IMF亞太部主任李昌鏞表示,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將超過30%。
不過,目前國際貿易局勢復雜,對我國經濟發展韌性和自我調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中國經濟韌性和自我調節能力,在貨幣政策方面還有哪些空間?
“未來國內宏觀經濟下行壓力或有所加大,為保持今年GDP增速處于6.0%至6.5%的目標區間,加強國內經濟抵御外部沖擊的韌性,貨幣政策或將重點著眼于以下三個方面”,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分析稱。
首先是繼續加大對民營、小微企業等國民經濟薄弱環節的定向支持力度,緩解外需市場收縮可能對這些企業帶來的影響。
其次是貨幣政策將更好地發揮引導市場預期作用,“寬貨幣”政策取向不會明顯收斂,市場資金面將繼續處于合理充裕狀態,央行公開市場政策指導利率(七天逆回購利率)或存在一定下調空間。
最后,為加強經濟的自我調節能力,給市場和企業內生調整留出一定空間,同時著眼于穩定宏觀杠桿率、防控系統性金融風險,預計未來央行仍將保持貨幣政策邊際寬松節奏,出現“大水漫灌”的概率很低,信貸、社融及M2增速持續大幅上行的可能性不大。
針對目前的經濟金融形勢,未來貨幣金融政策應該關注的方面,民生銀行研究院研究員郭曉蓓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是,完成貨幣政策工具從數量型到價格型的轉變。目前,實施利率走廊的各國多以同業拆借市場利率作為政策利率,而我國存在多重基準利率,缺乏真正、終極的基準利率。這直接導致貨幣政策傳導效率較低,影響政策有效性,且執行成本偏高。即縮窄利率走廊區間、盡快明文確定基準利率、改進完善存款準備金制度、發展同業拆借和債券市場。
二是,加強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協調配合。在當前經濟增速面臨壓力的大背景下,財政政策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會拉升利率,對產出和通脹的影響相對較為明顯,對私人部門投資有擠出效應,需要貨幣政策適度放水對沖利率上升的壓力,使得以民間投資為代表的制造業投資保持一定張力,防范資產泡沫的過度膨脹和迅速破裂,救助陷入危機的重要機構。
三是,適當擴大抵押品范圍。由于我國信用評級研究發展較為落后,向企業發放貸款時只能依靠抵押品來決定,不免造成中小微企業陷入融資難、融資貴的困境。從國際情況看,實施利率走廊的國家貸款便利工具的合格抵押品范圍逐漸擴大呈現普遍趨勢。比如英格蘭銀行提高C類(貸款類抵押品)使用比例。建議央行未來根據結構性調整的需要,將符合要求的商業票據納入其中,使合格抵押品具有可得性、規模性和便利性。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