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5 09:57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作者:陶鳳 肖涌剛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截至本周一美股收盤,標普500指數大跌2.41%。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大跌2.38%,盤中一度跌超700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大跌3.41%,創2019年迄今最大單日跌幅。
“山雨欲來風滿樓”。中方甫一祭出反制措施,一小時后開盤的美國股市首當其沖,再逢黑色星期一。截至當日收盤,美股三大指數均下挫超2%,科技、芯片、汽車、零售、農產品等板塊全面下行。開年以來,美國股市和經濟數據一路上揚,給了特朗普政府躍躍欲試的信心。然而,貿易摩擦烽煙再起,資本市場風聲鶴唳,美國經濟的基本面還能撐多久?
黑色星期一
美股市場的不安情緒再被激發。
繼特朗普此前揚言征稅令美股走低后,13日晚間中方發布的反制措施使美股再遭重創。截至本周一美股收盤,標普500指數大跌2.41%。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大跌2.38%,盤中一度跌超700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大跌3.41%,創2019年迄今最大單日跌幅。
領跌板塊中,科技股遭受重挫,面向國際關系風險敞口最大的芯片制造、工業及原材料等板塊備受壓力。恩智浦跌超7%,英偉達和AMD跌超6%,特斯拉股價下跌5.9%。
眾多個股中,蘋果可謂禍不單行。在一場持續近十年的訴訟中,美國最高法院周一經法官投票,以5比4的結果判決蘋果公司在關于其App Store的反壟斷案件中敗訴,這意味著iPhone用戶可以就此問題繼續向蘋果提起訴訟。
法庭敗訴疊加貿易因素,蘋果股價暴跌近6%,市值蒸發逾500億美元。時運不濟的還有剛剛IPO的Uber,大跌超過10%。FAANG五大科技股市值合計蒸發逾1300億美元。
實際上,美股在今年前期一直表現不錯,在眾多資產管理結構看來,這主要歸因于寬松的貨幣政策、美國經濟穩步增長和貿易談判進展的綜合影響。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指出,此前中美經貿磋商前景向好,市場信心正在逐漸恢復。
進入5月,形勢突變。萊登伯格資產管理公司CEO菲爾·布蘭卡托表示:“我認為這是未來狀況的前奏。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們估計不確定性因素還會變得更大。”
這一背景下,黃金乃至比特幣等避險資產受到青睞。13日,黃金期貨價格上漲至1301.8美元/盎司,為一個月來新高。比特幣則在14日盤中一度突破8300美元。
農業率先背鍋
資本市場尚有避險去處,實體經濟則難逃折損。在美國,新的關稅正在成為壓垮豆農的最后一根稻草。
53歲的艾奧瓦州農民戴夫·沃爾頓向英國《金融時報》抱怨稱,隨著貿易戰的繼續,情況正在迅速惡化。
“(他們)都是其實已經破產卻還不知道自己破產的農民,因為銀行還在寄望于情況會好轉,提高了他們的信貸額度,”沃爾頓表示,“如果銀行改變主意,很多農場將會面臨沒錢也沒有選擇的局面。這很糟糕,真的很糟糕。”
而就在兩個月前,沃爾頓還寄望于美國即將與中國政府達成協議,使中方取消對大豆(艾奧瓦州的關鍵作物)加征的關稅。
顯然,沃爾頓的希望落空了。“對大豆種植者來說,這意味著我們正在失去,失去一個有價值的市場,失去穩定的定價能力,失去支持我們的家庭和社區的機會。”美國大豆協會主席戴維·史蒂芬斯表示。
受到波及的絕不止美國農業。除中國反制清單外,美國將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加征的關稅上調至25%以后,美國企業和消費者將不得不為此買單。
按照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分類,此次美國加征關稅1/4的征稅對象是消費品,其中包括113億美元的家具、92億美元的汽車零部件和66億美元的箱包。全國零售商聯合會提醒說,美國消費者將承擔對這些商品突然增稅的代價。
“隨著全球化的加深,各國企業都處于產業鏈的上下游,比如蘋果手機的研發在美國,但組裝基本在中國,銷售覆蓋全世界。關稅升級,研發、生產、銷售整個產業鏈的每一環,都無法獨善其身。”李大霄表示,“而且,短期而言,美國很難在世界范圍內找到像中國這樣一個產業鏈齊全的國家,這意味著,美國想要尋找替代者同樣困難。”
衰退預警
“如果貿易摩擦繼續升級,美國企業將難以消除關稅對其盈利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美國經濟可能陷入衰退。” 13日,摩根士丹利首席美股策略師Michael Wilson在一份報告中對美國經濟亮起紅燈。
美股暴跌的同時,美國3月期國債與十年期國債的收益率差再次出現倒掛同樣令人擔憂。李大霄向北京商報記者解釋稱,收益率曲線倒掛主要是受市場不確定性因素影響,投資者對未來缺乏信心,導致長期利率下降。此次美債出現的倒掛現象僅持續數分鐘,還不能認定為衰退信號,但說明中美之間貿易的不確定性對市場還是造成了很大的擾動,波及面也比較廣泛。
從美國最新公布的經濟數據看,今年一季度多項“硬指標”依然堅挺。例如,一季度美國GDP增速達到3.2%,遠超市場預期和歐洲市場的表現。同時,4月美國失業率降至3.6%,為近50年來最低水平。
某種程度上,強勁的經濟數據可能給白宮造成了一種錯覺,即美國經濟足以承受上調關稅造成的打擊。
對此,瑞銀經濟學家Seth Carpenter指出,一季度美國GDP的增速很大程度上是貿易逆差下降和企業庫存增加的結果。剔除此類因素,面向國內買家的最終銷售額增幅僅為1.4%。美國制造業及非制造業PMI數據也佐證了上述觀點,4月兩項數據分別降至30個月及20個月以來新低。
此外,更為嚴峻的問題還在于美國的債務危機。特朗普頗為得意的關稅收入正在從每月35億美元增長到60多億美元,但與美國的聯邦預算赤字相比,增加的關稅收入不過是杯水車薪。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今年聯邦政府赤字為8970億美元,遠高于前一年的7790億美元。與此同時,美國國債已經超過22萬億美元。
“萬億美元量級的債務增長會導致高昂的利息成本,這將給經濟帶來壓力,使政府難以為未來的重要投資項目提供資金。目前美國政府平均每天要支付10億美元債務利息,未來十年需支付的債務利息將達到約7萬億美元。”彼得森基金會首席執行官邁克爾·彼得森此前在一份聲明中指出,這表明美國財政狀況不僅不可持續,而且在加速惡化。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