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9 07:11 | 來源:券商中國 | 作者:劉敬元 | [保險]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中國人壽體系內上市的是壽險公司而非集團,因此國壽集團的業績直至近日才得以披露。2018年年報顯示,去年國壽集團凈虧損129.75億元,而2017年為盈利123.51億
資產近4萬億的中國人壽(26.000,-1.00,-3.70%)集團,2018年凈虧損近130億,是已知數據的所有保險集團中唯一虧損的。這一虧損額,也可能會墊底所有保險機構。
近年大型保險集團,特別是傳統保險集團罕見虧損者,不過中國人壽集團曾發生過虧損, 上次在2012年虧損了70多億。從國壽集團歷年情況看,其盈利的一個特點是每年變動幅度大,至少與其他上市的保險集團相比,年度凈利潤的波動幅度要更大,或與其配置的交易類資產較多有一定關系。
從年報信息看,國壽集團去年虧損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投資收益大幅下滑。2018年投資收益大幅減少311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下滑164億,都是盈利惡化的助推因素。
另外,隨著中國人壽集團的業績驟變,保險集團盈利額的排名也有了變化。
投資業績不佳,少收入400多億
由于中國人壽體系內上市的是壽險公司而非集團,因此國壽集團的業績直至近日才得以披露。2018年年報顯示,去年國壽集團凈虧損129.75億元,而2017年為盈利123.51億元。
此前,上市的中國人壽股份公司因受累于股市而出現凈利潤大幅下滑,如今看來,國壽集團受到投資收益下滑的負面影響更甚。
利潤表顯示,國壽集團2018年營收降至7684億元,較2017年的8125億下滑441億,降幅5.43%。盡管營業支出也有上百億的縮減,但支出仍高于收入,最終利潤轉為虧損。
拖累營收的,正是投資。承保業務方面的指標“已賺保費”為增長,投資業務相關的多個指標大幅下滑——投資收益大幅減少311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下滑164億。
國壽集團歷年凈利變化較大,2012年曾虧75億
根據券商中國記者梳理的數據,此前國壽集團出現年度虧損是在2012年,其后一直保持盈利。2015年盈利最高,達到370多億。同時,中國人壽集團歷年的凈利潤變動幅度較大,每年上下變動幅度都在60%以上。
相較之下,已經上市的保險集團,每年盈利則要穩定得多。中國平安(76.660,-2.12,-2.69%)逐年增長,增幅都在兩位數;中國人保(7.980,0.11,1.40%)每年盈利均在200億元左右;中國太保(32.110,-1.12,-3.37%)總體也呈增長趨勢。
從投資配置角度來說,國壽集團的交易類資產的規模遠高于其他同業,意味著損益受到的影響可能更大。
券商中國記者采訪了解到,不同保險機構的盈利波動幅度差異,可能來自投資收益差異和保險準備金提轉波動等。
國壽集團2018年年報顯示,2018年末總資產規模3.98萬億,其中,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T類資產)為2217億元,較2017年末的2196億元有所增加。
而中國太保集團2018年末的上述T類資產投資金額為118億,中國人保為206億,此類資產投資規模均遠低于國壽集團。中國平安2018年開始執行新金融工具會計準則IFRS9,因此對投資金融資產進行了新的三類分類法,數據不具有直接可比性;但從其2017年末數據看,T類資產投資規模為458億,也遠低于國壽集團。
保險集團盈利重排名,4家機構盈利在百億以上
從12家保險集團或控股公司情況看,中國人壽集團的凈利潤去年墊底(除安邦暫未披露年報外的11家),而其2017年凈利潤在所有保險集團中排第四。
2018年,中國平安(1200億)、中國人保(195億)、中國太保(184億)繼續坐在凈利潤前三的位置上,排序未發生變化。泰康保險集團2018年凈利潤也超過百億,達116億元,排名第四位。這4家保險集團是盈利百億以上的成員。
其后,中國太平集團凈利潤68億,排在第五位。陽光保險集團凈利潤41.25億,增幅接近40%,排名提高2位,超越中再集團,位居第六位。中再集團盈利39億,排名第七不變。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