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6 10:12 | 來源:經濟日報 | 作者:郭子源 | [銀行]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共有來自19個國家和地區的45家外資銀行在廣東銀保監局轄內設立166家機構,成為全國首個實現地級市外資銀行全覆蓋的省份;
記者郭子源報道:“下一步,將積極創造條件,探索繼續放寬外資機構業務范圍,支持外資銀行保險機構圍繞大灣區金融互聯互通,加強產品和服務創新。”廣東銀保監局副巡視員李兵在日前召開的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說。
李兵表示,“高水平開放”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目標,也是建設國際一流灣區的必由之路。廣東銀保監局將抓住金融業擴大對外開放的機遇,以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為契機,聚焦“高水平”這個關鍵詞,全面提升轄內銀行業保險業對外開放質量。
接下來,除了探索繼續放寬外資機構業務范圍,廣東銀保監局還將認真落實中國銀保監會的部署,充分發揮CEPA框架作用,探索進一步降低準入門檻,推進簡政放權,支持更多港澳銀行保險機構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更便利地在廣東廣泛布局,健康發展。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共有來自19個國家和地區的45家外資銀行在廣東銀保監局轄內設立166家機構,成為全國首個實現地級市外資銀行全覆蓋的省份;同時,共有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的33家外資保險公司在廣東銀保監局轄內設立320家營業性機構。
“其中,廣東銀保監局轄內香港、澳門銀行營業性機構分別占全國四分之一和五分之四以上,港資保險營業性機構占全國超40%。”李兵說。
此外,廣東銀保監局轄內所有的外資銀行都已獲得了人民幣業務牌照,外資法人銀行業務范圍已基本與中資銀行一致,充分享受到了國民待遇;外資保險機構則已獲準經營交強險,外資保險經紀機構的經營范圍限制進一步放開。
“未來,我們還將開展高水平監管創新。”李兵說,具體來看,將借鑒港澳及國際金融監管經驗,在大灣區探索建立沙盒監管模式,加強粵港澳金融監管聯動,優化監管服務,利用金融科技帶動監管技術提升,力爭打造適應金融開放新形勢的現代監管體系。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