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6 09:53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作者:陳妮希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014年至2018年,麗人麗妝營收增速從69.97%降至5.7%,凈利潤增速從476%降至12%。
距離上次IPO被否不足一年,上海麗人麗妝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麗人麗妝”)便著急卷土重來。
近日,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于麗人麗妝輔導工作總結報告公示。公示顯示,截至目前,麗人麗妝IPO輔導工作已取得了良好效果,達到了輔導計劃的目標要求。這也意味著,麗人麗妝即將向中國證監會提交招股書,排隊IPO。
不過,長江商報記者發現,麗人麗妝已現業績增長乏力的跡象。2014年至2018年,麗人麗妝營收增速從69.97%降至5.7%,凈利潤增速從476%降至12%。
其單一的線上銷售模式也遭到詬病。長江商報記者梳理其招股書發現,其電商零售占營業收入比例超過90%。在電商紅利漸漸減弱的情況下,麗人麗妝的盈利模式可持續性存在風險。
一位業內人士向長江商報記者分析:“國內美妝服務商流量高度集中于少數平臺,品牌自營能力并未體現,凈利潤低,這才導致上市之路一波三折。若要贏的資本市場認可,還需要加強本土品牌自身建設,提高品牌溢價。”
營收增幅從70%降至5.7%
麗人麗妝對于上市,大有勢在必行的決心。不過,其上市之路并未如預想中的順利。
2016年8月,麗人麗妝首次向證監會提交招股書。然而,折騰了兩年后于2018年1月出現在IPO被否名單之中。談及被否原因,業內普遍認為在于“凈利潤低”、“過度依賴阿里”等風險。
然而,麗人麗妝卻并不甘心。作為國內線上化妝品零售服務商,麗人麗妝憑借Sisley、HERA、蜜絲佛陀、蘭蔻、碧歐泉、植村秀等50多個知名品牌的授權,并與世界十大化妝品集團進行授權合作,在業內有明顯優勢。
第一次IPO折戟后,麗人麗妝于2018年11月聘請廣發證券為其股票發行與上市的輔導機構。至今,麗人麗妝完成上市前輔導,以證明其上市的決心。
不過,長江商報記者梳理發現,麗人麗妝已現業績增長乏力的跡象,營收和凈利潤增速均出現斷崖式下滑。從2014年至2018年,其分別實現營業收入為7.16億元、12.17億元、20.16億元、34.2億元、36.15億元,增速分別為69.97%、65.65%、69.64%、5.7%;凈利潤為568.25萬元、3271.28萬元、8070.5萬元、2.26億元、2.52億元,增速分別為476%、147%、180%、12%。
此外,據長江商報記者粗略統計,麗人麗妝近些年凈利潤率雖一直在上漲,但始終未過7%。
單一銷售模式存持續盈利風險
在電商崛起的洪流中,麗人麗妝是早期分羹收益的代表,一度贏得阿里的青睞。阿里巴巴是其持股19.55%的第二大股東。不過,大樹底下也未必好乘涼。
由于對天貓、淘寶平臺構成重大依賴,關于其經營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可持續性一直備受質疑。
長江商報記者梳理麗人麗妝2017年的招股書發現,在其銷售收入中,電商零售占比超過90%。
從合作模式上說,線上代運營商們的業務開展更多來自于品牌授權,也就是說麗人麗妝一開始就扮演著美妝品牌的“線上”經銷商角色。
麗人麗妝坦承,“目前公司運營平臺相對單一,未來若天貓及淘寶在電商平臺領域的影響力有所下降,或公司與天貓及淘寶的合作關系發生改變,則將可能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
更要緊的是,電商的紅利正在慢慢消失。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9年1月-2月,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4%;而2018年全年這一數字是24%,2017年為32%。
為了擺脫對電商平臺的依賴癥,吸取IPO折戟的經驗和教訓,麗人麗妝也開始進軍線下,于去年接手韓國品牌Cellapy的線下化妝品店渠道拓展工作,計劃大規模開店,同時還要打造智慧門店布局新零售等。
目前,對于其新業務進展,并未有更多的公開資料。不過,不管是大幅提升利潤率、向全域營銷轉型,還是打造自有品牌,都需要花大量的時間精力,短期內難以完成,這也意味著此次IPO之路,依舊充滿坎坷。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