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30 09:45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左永剛 劉偉杰 | [新三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經初步統計,預計不按規定期限披露年報的公司比去年有所增加,全國股轉公司將加大處罰力度,堅決予以摘牌,凈化市場,切實維護三公原則和市場秩序。
隨著年報披露結束,新三板掛牌企業2018年發展質量引起市場關注。截至4月26日,新三板共有8152家掛牌公司披露了2018年年報,披露率為80.85%,其中民營企業占比92%,中小微企業占比94%。
年報顯示,民營中小微企業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情況下,仍保持了經營業績的增長,同時新三板掛牌公司正從傳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發展。
經初步統計,預計不按規定期限披露年報的公司比去年有所增加,全國股轉公司將加大處罰力度,堅決予以摘牌,凈化市場,切實維護三公原則和市場秩序。
頭部企業兼具規模與成長性
從新三板掛牌公司已披露年報業績規模來看,頭部企業兼具規模與成長性,優質民營中小微企業發展活力持續增強,如營業收入超5000萬元的掛牌公司占比從2016年的56.31%上升至2018年的62.76%,增加6.45個百分點;凈利潤超1000萬元的掛牌公司占比從2016年的28.36%上升至2018年的30.84%,增加2.48個百分點。
從成長性上看,營業收入超5000萬元的掛牌公司,2016年-2018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年化復合增長率高達18.20%、10.76%;凈利潤超1000萬元的掛牌公司,2016年-2018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年化復合增長率高達21.55%、27.23%。
在已披露年報的掛牌公司中,高技術制造業占比13.10%,高技術服務業占比25.23%,合計38.33%;創新層中高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占比相對更高,分別為15.01%、27.42%,合計42.43%。其中,高技術制造業主要集中在電子通信設備制造、專用設備制造和醫藥制造等行業;高技術服務業主要集中在互聯網信息與電子商務服務、專業技術服務業、環境監測及治理服務等行業。高技術產業的掛牌公司整體呈現出輕資產、高研發、高附加值特征。高技術產業的平均總資產較全市場低44.58%;研發強度高達5.69%,較全市場高2.48個百分點;凈資產收益率為8.23%,較全市場高0.74個百分點。
整體來看,以掛牌公司為代表的民營中小微企業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情況下,仍保持了經營業績的增長,主動謀求創新轉型的意識不斷增強,夯實了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強化年報審查提高信披質量
信息披露質量直接影響投資者的決策和信心,今年以來,全國股轉公司采取多舉措強化掛牌公司年報監管。
一是敦促掛牌公司按期披露年報,首次明確2019年將對未按期披露年報的掛牌公司及相關責任主體給予紀律處分并記入誠信檔案;二是舉辦業務培訓會,今年以來累計舉辦12場年報業務培訓會,向掛牌公司傳達年報編制和披露要求;三是開發完善科技監管系統,提高年報監管精準化和智能化水平;四是組建年報審查專項小組,從主辦券商、會計師事務所借調專業人員加入年報審查隊伍;五是“全面審閱、重點審查”,目前已實現對掛牌公司年報審查的全覆蓋,同時對于涉眾性強、存在高風險事項的公司進行重點審查。
下一步,全國股轉公司將充分發揮科技監管作用,強化公開問詢力度,并將現場檢查機制制度化、常態化,彌補非現場監管短板,加強違規懲處和監管協作,對年報中發現的重大信息披露違規行為加大處罰力度。
未披露年報將被采取監管措施
在加強年報審查的同時,今年對于無正當理由未按期披露年報的掛牌公司及相關責任人,全國股轉公司將采取紀律處分等監管措施。
同時,全國股轉公司對預計無法按期披露公司情況進行了梳理分析,大部分公司對年報編制披露工作不重視,未及時聘請審計機構,甚至有部分公司拒不聘請審計機構、坐等摘牌,有近1/4的公司曾因未按期披露定期報告被全國股轉公司采取自律監管措施。掛牌公司不按期披露年報的背后,往往隱藏著公司治理存在嚴重缺陷,內控制度缺失,財務核算不規范,董監高人員不忠實勤勉,實際控制人不誠信,公司存在違法經營活動等問題。
未來,全國股轉公司將敦促上述公司積極履行信息披露基本義務,盡快披露年報,并持續強化年報審查力度。值得注意的是,對于6月30日前仍未披露年報的公司,全國股轉公司將堅決予以摘牌,做到“出現一家、出清一家”,凈化市場環境,維護市場秩序,形成“有序進退、優勝劣汰”的市場格局,切實提升新三板服務民營經濟、服務中小微企業的能力。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