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9 08:44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科創板影子股多是“蜻蜓點水”,大比例持股方顯“潛伏者”本色。上證報記者梳理發現,在科創板受理企業大軍中,聯瑞新材和特寶生物的背景尤其特殊:多年前,這兩家公司都曾是A股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科創板影子股多是“蜻蜓點水”,大比例持股方顯“潛伏者”本色。上證報記者梳理發現,在科創板受理企業大軍中,聯瑞新材和特寶生物的背景尤其特殊:多年前,這兩家公司都曾是A股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有舍才有得。查詢歷史沿革可見,因早年A股市場分拆上市政策不明朗,生益科技(13.980, -0.12, -0.85%)和通化東寶(16.330, -0.40, -2.39%)兩家上市公司均通過放棄控股權的方式來為聯瑞新材、特寶生物后續資本運作鋪路,最終將之送上了科創板賽道,如今有望分享財富盛宴。
在科創板分拆上市細則尚未塵埃落定的背景下,兩家上市公司的“類分拆”做法值得探究。
改制前夕出讓控制權為什么
在A股公司的股權結構中,30%是一道要約紅線和分水嶺,彰顯著重要股東的穩固地位。
根據之前披露的招股書,生益科技目前持有聯瑞新材31.02%股權,為公司單一第一大股東;通化東寶持有特寶生物33.94%股權。盡管持股比例都超過了30%,但聯瑞新材和特寶生物的實控人另有其人。
據披露,自然人李曉冬直接及通過硅微粉廠合計控制聯瑞新材50.17%股份,為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特寶生物則認定自然人楊英、蘭春、孫黎合計持有公司47.78%股權,為實際控制人。
盡管已易主他人,但記者查閱資料發現,聯瑞新材和特寶生物早年都曾歸屬于上市公司旗下。但在實施股份制改制前夕,生益科技和通化東寶選擇放棄控股權。
先看聯瑞新材,該公司前身東海硅微粉2002年由生益科技主導設立,后者出資4000萬元持有東海硅微粉72.73%股權,硅微粉廠持有另27.27%股權。由于硅微粉是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礎材料,生益科技彼時應是想通過投資控股東海硅微粉布局產業鏈上游。這一股權格局持續到2014年,當年4月,生益科技宣布將東海硅微粉36.36%股權作價3101萬元轉讓給李曉冬,其持股比例由此降至36.36%,不再將東海硅微粉納入合并報表范圍,李曉冬方面所持東海硅微粉股權比例隨之增至50%以上。
就在上述交易完成后不久,東海硅微粉于2014年7月宣布進行股份制改造,并更名為聯瑞新材。
與上述情形類似,通化東寶2000年年報顯示,公司原本持有特寶生物51%股權,但在2000年上半年特寶生物實施增資后,通化東寶持股比例降至42.24%,并隨即將特寶生物劃歸為參股公司范疇。同樣在本次增資后不久,特寶生物于當年7月決定變更為股份公司。
不難發現,聯瑞新材和特寶生物都是在相關上市公司放棄控股股東身份后立馬實施了股份制改造,如此操作究竟有何深意?
“過去分拆上市政策不明晰,上市公司若想將子公司推向資本市場,唯有放棄控股權才能為后續運作鋪路。按照一般的邏輯,當一些公司選擇改制為股份公司時,大部分都已有了上市的想法。”有券商人士分析稱。
的確,就在聯瑞新材變為股份公司當月,公司提出申請擬在新三板掛牌并公開轉讓。生益科技更將聯瑞新材該次新三板掛牌視為“上市”運作。生益科技在其2014年年報中“子公司改制上市”一欄特別提及,“聯瑞新材在半年結算完成后,7月份中介進場,9月份上報材料,11月份已獲批在中國‘新三板’市場上市。該公司的轉制成功必將推動該公司規范經營,并為今后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也為生益科技未來的多元發展提供一個有益的嘗試和樣板。 ”
有趣的是,特寶生物啟動股份制改造是在2000年,當年“創業板有望推出”的消息風傳,特寶生物彼時改制,或許是為搶灘創業板。從后續動作來看,在通化東寶放棄控股之后,特寶生物一直在爭取早日上市,2016年公司曾委托國金證券(11.160, -0.07, -0.62%)進行創業板上市輔導。
“類分拆”企業監管關注啥
頗費思量的是,在聯瑞新材、特寶生物的招股書申報稿中,都淡化或未提及其曾被A股上市公司控股的經歷。不過,與其他申報企業相比,“上市公司昔日子公司”的身份仍令其顯得與眾不同。那么相較于其他受理企業,監管部門未來對聯瑞新材、特寶生物的審核關注點會否有所不同?
“按照以往慣例,監管部門對于此類企業審核主要關注是不是存在過度證券化的問題。如果相關上市公司最初上市時已將募資用于該子公司發展,該子公司從事業務又與上市公司主業相關,如今子公司在易主后再申報科創板上市融資,那么便存在過度證券化的嫌疑。”某券商投行人士對此分析稱。
根據聯瑞新材招股書披露,公司主營業務為硅微粉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生益科技及其下屬公司的主營業務為覆銅板及相關產品的設計、生產和銷售。硅微粉具有高耐熱、高絕緣、低線性膨脹系數和導熱性好等優良性能,是覆銅板生產過程中的關鍵材料。可見,生益科技早年投資聯瑞新材主要是進軍上游材料領域。
該券商人士進一步指出,除過度證券化外,該種“類分拆”企業與上市公司之間是否存在同業競爭、關聯交易是否合理公允、自身經營獨立性等問題,也是監管關注重點。
對此,聯瑞新材招股書中提及,公司與生益科技分別處于覆銅板產業鏈的上下游,生益科技及其控制的公司不存在從事與硅微粉生產和銷售相關的經營業務,與公司不形成同業競爭關系。聯瑞新材同時還列舉了相關事實材料證明其與生益科技發生關聯交易的必要性、公允性。
特寶生物也表示,通化東寶所生產的藥品與公司的藥品針對的受眾群體和適應癥完全不同,不存在利益沖突。
如今,盡管已不是母子公司的從屬關系,但由于生益科技、通化東寶所持標的公司股權比例都已超過30%,未來聯瑞新材、特寶生物若能如愿登陸科創板,兩家上市公司也有望享受到證券化帶來的豐厚資本紅利。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