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1 10:09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018年年報披露漸入高峰期,在從嚴監管高送轉、支持鼓勵現金分紅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加入現金分紅的陣營。
2018年年報披露漸入高峰期,在從嚴監管高送轉、支持鼓勵現金分紅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加入現金分紅的陣營。
據上證報資訊統計,截至3月20日,已經發布現金分紅計劃(含預案、股東提議、通過股東大會)的上市公司達325家。其中,2018年年度累計分紅總額超過10億元的有20家;現金分紅比例(現金分紅總額/凈利潤)超過100%的有15家。從細分行業來看,食品飲料、汽車、醫藥、家電等大消費行業仍是現金分紅的熱門領域。
現金分紅熱度不減
截至目前,中國平安以314.42億元的年度分紅總額,暫居2018年現金分紅榜之首。2018年,中國平安實現凈利潤1074.04億元,同比增長20.56%。根據利潤分配預案,以總股本182.8億股為基數,公司2018年期末擬每股派息1.1元,共計201.08億元。加之公司2018年中期已分配現金股息每股0.62元,中國平安2018年年度現金分紅總額達到314.42億元,現金分紅比例達到29.27%。
緊隨其后的是一批高分紅的“常客”,如招商蛇口、雙匯發展、伊利股份、福耀玻璃、方大特鋼等,這些公司2018年度分紅總額均超過20億元。
在支持鼓勵現金分紅的情況下,以往盛行高送轉的次新股也積極投身高比例現金分紅的行列。去年3月上市的華寶股份日前發布上市后首份年報,2018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1.70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約1.3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7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41%。盡管業績微增,但公司仍有意給投資者發一個“擬10派40元”的大紅包,分紅總額達到24.64億元。
如此大手筆,其資金來源甚至引起了監管關注。對此,華寶股份最新回函稱,利潤分配資金來源于上市前累積和經營利潤,公司不存在將募集資金間接用于利潤分配的情形。公司擬通過增加分紅金額,將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之前積累的未分配利潤及2018年度新增的凈利潤通過分紅的形式進行新老股東共享,給予投資者更好的回報。
大消費公司成主力
從細分行業看,食品飲料、汽車、房地產及生物醫藥等大消費類行業的上市公司是高比例現金分紅的主力軍。以食品飲料行業為例,雙匯發展、伊利股份2018年擬分紅總金額分別為47.84億元、42.55億元,現金分紅比例高達97.35%、66.07%,其中雙匯發展近三年分紅平均股息率在5%以上。
汽車、煤炭及白酒板塊的龍頭企業在高分紅上同樣不甘落后。如福耀玻璃,在穩定的業績支撐下,公司持續高分紅,2018年度擬10派7.5元,累計分紅達到28.85億元,現金分紅比例超過70%。2017年度公司累計分紅總額為18.81億元。
盡管一些公司尚未公布年報,但其高分紅“潛力”是可以預期的。上汽集團、中國神華及貴州茅臺近3年一直保持40%至60%的高分紅比例,成為以扎實業績和持續穩定分紅回饋投資者的典范。從年報預披露時間來看,中國神華年報將于3月23日亮相,貴州茅臺定于3月29日發布年報,上汽集團年報預披露時間則是4月2日,屆時可關注它們的“紅包”派發行情。
此外,白酒業的五糧液、洋河股份,家電業的格力電器、美的集團,醫藥界的云南白藥、步長制藥,汽車業的江鈴汽車、長安汽車等的現金分紅實力、動力均不容小覷。
有市場人士接受記者采訪稱,追求品質、品牌的消費理念成為新一輪消費升級的驅動力,食品飲料、汽車等大消費行業持續增長,一批盈利穩定、高成長性的行業龍頭脫穎而出。目前這些行業龍頭企業普遍已進入發展成熟期,無論從原始利潤積累還是業績增長層面來看,都有實力和底氣實施高現金分紅方案。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