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5 09:34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冷翠華 | [保險]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發布典型理賠案例,對全社會是很好的宣傳教育,對良好企業是積極的引導激勵,為保險經營者誠信合法經營提供了正面指引,促進和規范了保險行業內部自律,強化了保險消費者權益保護力度。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聯合中國銀保監會消保局昨日共同發布“2018年度中國保險十大典型理賠案例”。
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黨委書記邢煒介紹,2018年,保險業為全社會提供保險保障6897.04萬億元,同比增長66.23%;賠付支出12297.87億元,同比增長9.99%。在助推脫貧攻堅方面,農業保險為1.95億戶次農戶提供風險保障3.46萬億元,同比增長24.23%;涉農小額貸款保證保險賠付支出8.3億元,幫助20萬農戶撬動“三農”融資貸款138億元。他表示,近年來,保險業從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實際需求出發,回歸保障本源,加快保險供給轉型升級,積極創新理賠模式,不斷加強風險提示預警及防災減災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
中國銀保監會消保局副巡視員李純安表示,發布年度保險十大典型理賠案例,一方面可以反映出保險業在防災減災、服務民生、助力扶貧攻堅、支持實體經濟等方面所發揮的積極作用;另一方面,通過這些典型案例,社會公眾可以簡單明晰地了解風險和保險,提高風險意識和保險意識,進而科學合理地運用保險工具管理風險。對于樹立保險業良好社會形象,促進保險機構進一步落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主體責任,改進服務水平,提升社會公眾的金融素養和風險責任意識必將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董祝禮認為,發布典型理賠案例,對全社會是很好的宣傳教育,對良好企業是積極的引導激勵,為保險經營者誠信合法經營提供了正面指引,促進和規范了保險行業內部自律,強化了保險消費者權益保護力度。
據了解,此次評選過程中,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面向全行業征集了近350件具有代表性的理賠案例,涵蓋了公共巨災保險、信用保險、農業保險、扶貧保險、責任保險、重大疾病保險、意外傷害保險、大病醫療保險等多個險種,單個案件賠付金額從4億多元到幾百元不等,最終評選出“2018年度中國保險十大典型理賠案例”財產險和人身險領域各十件。這些案例充分展示了保險業積極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實體經濟的擔當,服務脫貧攻堅的社會責任,在重大災害面前的快速應對,以及對一線勞動者關注關愛的公益行動,具有很強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根據評選結果,2018年度中國財產險行業十大典型理賠案例分別為:保險業全力應對“山竹”臺風災害理賠案例,山東“溫比亞”臺風種植險理賠案例,廣東各地市巨災保險理賠案例,某電信企業成套設備出口信用險案例,四川九寨溝天堂酒店地震災害保險理賠案例,出口裝卸橋擱淺傾倒理賠案例,青島某倉庫“12.1”火災理賠案例,某在建水電站大型滑坡損失理賠案例,某危化倉儲公司“4.22”火災理賠案例以及“SQ2”輪碰撞沉沒致重大人員傷亡理賠案例。
2018年度中國人身險行業十大典型理賠案例分別為:普吉島沉船事故理賠案例,少兒重大疾病保險理賠案例,駐村扶貧干部交通意外身故理賠案例,“關愛全國環衛工人專屬保險計劃”理賠案例,閃賠,新技術提速理賠服務案例,特殊群體重大疾病理賠案例,農村留守兒童重大疾病理賠案例,北京重大交通事故身故理賠案例,輕度重大疾病理賠案例以及終身壽險跨境快速理賠案例。
在上述年度保險十大典型理賠案例中,多家保險公司通過理賠和服務體現出了他們的責任與擔當。《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發現,典型理賠案例中,涉及到財產險的保險公司包括人保財險、太保產險、平安產險、國壽財險等11家險企,涉及到人身險的保險公司包括中國人壽、平安人壽、新華保險、光大永明人壽等15家險企。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