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7 09:22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感恩做人、敬業做事,是他的做人原則,并將此發展為東旭集團的企業文化;觀看紅色經典電影,是他的業余愛好,他由此也將“紅色管理”之道融入了東旭集團的血脈。
感恩做人、敬業做事,是他的做人原則,并將此發展為東旭集團的企業文化;觀看紅色經典電影,是他的業余愛好,他由此也將“紅色管理”之道融入了東旭集團的血脈。
作為東旭集團的創始人、掌舵者,李兆廷日前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東旭集團在過去二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能夠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成長為如今擁有光電顯示、石墨烯、新能源等多個產業的大型企業集團,正是源于其始終堅持并踐行的“紅色管理”理念。
鍛造“戰友”精神 拒絕低效懶散
“我們需要的是戰場上能為同志擋子彈的戰友,而不是進了城就不會騎馬打仗的‘八旗兵’!”在東旭集團最近召開的2019年度工作會議上,李兆廷用形象的比喻描述了集團干部員工“同志+戰友”的親密關系,鼓勵大家并肩作戰、銳意進取。
東旭集團員工們都知道,身為老黨員的李兆廷喜歡看紅色經典電影,每次看完后和高管團隊強調的核心就是“戰友”精神,東旭人之間就是“同志+戰友”的關系。
在李兆廷看來,在企業發展中體現的一種最主要、最偉大的精神力量,就是在困難和危機面前敢于挺身而出、敢于承擔重擔的“戰友”精神。
這種精神被李兆廷應用在了企業管理上,他希望將此熔鑄到東旭的管理文化之中。“正是憑借這種‘戰友’精神,東旭人沒有被一時的艱苦環境難倒,反而激發了斗志、鍛煉了隊伍,指明了方向。”李兆廷告訴記者。
回看東旭集團發展歷程,無論是早期研發布局光電顯示產業,還是十年前赴北京站穩腳跟,其過程均不是一帆風順的,都是李兆廷帶領團隊齊心協力、艱苦奮斗的結果。基于此,李兆廷在管理體制等方面頻頻推出各項改革措施,激發企業活力。
據東旭集團高管介紹,根據集團整體狀況,李兆廷在管理體制上最新提出了十六字改革方針,即“分灶吃飯,嚴格考核,整合機遇,尋求突破”,直指所有“大企業病”的根源——低效、養懶人的“大鍋飯”體制。
李兆廷就此向記者解釋稱,這次改革是要趁企業處于全面上升期時動“大手術”,及時啟動“分灶吃飯”,并強化各部門的效益考核,以效益定部門去留,從而在企業內部建立起“適者生存”“強者生存”的調整機制,最終實現企業內外的平衡。
緊跟國家產業戰略 開創光明未來
鍛造“戰友”精神,打造高效隊伍,主動改革謀變激發內部潛力,在李兆廷“紅色管理”理念的指引下,東旭集團成立以來一路發展壯大。
自1997年成立以來,東旭集團從裝備制造起步,經過持續的戰略升級與產業拓展,構建了光電顯示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石墨烯產業化應用、新能源與環保、產業園區、生態健康等多元產業板塊,并已擁有東旭光電(6.220,0.00, 0.00%)、東旭藍天(8.480, 0.00, 0.00%)和嘉麟杰(4.290, 0.00,0.00%)三家上市平臺及兩百余家全資、控股公司。
“其實,東旭集團的產業布局一直很清晰。兩條主線中,一是集團原有產業的升級發展和產業鏈的延伸;二是對國家支持的戰略新興產業進行布局。”信守“實業報國”的李兆廷向記者透露了東旭集團的產業布局“要訣”。
李兆廷的上述產業布局思路,在旗下上市公司東旭光電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經過多年發展,東旭光電目前已擁有中國第一、全球第四的液晶玻璃基板生產能力,同時橫向布局蓋板玻璃原片、曲面蓋板玻璃、光學膜片、彩色濾光片、藍寶石等其他核心光電顯示材料,構建了光電顯示材料產業集群。與此同時,東旭光電近年來還積極布局石墨烯材料產業化應用,并以申龍客車為載體大力推進新能源客車及物流車的產業發展。
如今,基于對“紅色管理”理念的傳承,李兆廷又在東旭集團構建起一套獨具特色且行之有效的管理體系,鍛造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人才隊伍,進而實現了對多個實業平臺的有效管控,為集團未來的基業長青打下堅實基礎。
改革發展無坦途。歷經風雨的李兆廷,深知東旭集團今日成績的來之不易。在記者對李兆廷的多次采訪中,他反復強調,“企業的未來,要與國家戰略緊密聯系在一起;東旭的發展,都是緊跟國家的產業戰略和產業政策的方向。”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