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1 03:56 | 來源:未知 | 作者:張夢然 | [科技]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自2018年4月“蓋亞”數據集公布以來,數百篇論文相繼發表,它們所描繪的銀河系遠比科學家此前所設想的更復雜更富于變化。
據英國《自然》雜志近日發表的一篇新聞特寫,歐洲空間局(ESA)的“蓋亞”(Gaia)探測器任務已繪制成超詳細銀河系地圖,并發現銀河系歷史上一段此前不為人知的“動蕩歲月”。自2018年4月“蓋亞”數據集公布以來,數百篇論文相繼發表,它們所描繪的銀河系遠比科學家此前所設想的更復雜更富于變化。其中指向暗物質存在的跡象,或能讓天文學界進一步認識暗物質的性質,而這還僅僅是初期成果所帶來的轉變。英國劍橋大學天文學家瓦斯里·貝洛庫洛瓦表示,“蓋亞”數據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對銀河系演化的認知。
此次,項目團隊將探測器所捕捉到的每一顆恒星相對于其他恒星的位置繪制成了超詳細地圖,又花費大量時間去解讀數據。他們發現一群明亮恒星昭示著銀河系歷史上一段“動蕩歲月”:年輕的銀河系曾與一個巨大的伴星系發生過碰撞。這個巨大的伴星系曾圍繞著銀河系運動,就像行星圍繞恒星而轉,約80億年到110億年前,它們發生大碰撞,導致銀盤發生巨變且恒星四散。
這是迄今已知的在銀河系形成大旋臂結構前,發生的最后一次大碰撞。天文學家認為,該碰撞是銀河系歷史上一次里程碑事件。
這次“歷史悠久”的大碰撞留下的信號,其實一直存在于人們眼前,但我們無法發現。直到“蓋亞”探測器數據集公布之后,天文學家才能檢測到。“蓋亞”的目標是完成一張囊括10億多顆局域恒星的星表,目前其數據計算任務仍十分艱巨,但在知道了每顆恒星的位置以及它們運行的方向后,研究人員就能快速梳理出銀河系的“隱秘歷史”。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