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2 13:13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第一財經記者近日根據上市公司公告不完全統計顯示:在A股3600家上市公司中,去年,就有超過400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長離任。]
安卓
[第一財經記者近日根據上市公司公告不完全統計顯示:在A股3600家上市公司中,去年,就有超過400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長離任。]
[不僅如此,滬深兩市還有近40位董事長同時身兼董秘一職。另外,滬深兩市還有近25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因為各種原因受到監管部門的處罰或直接涉嫌犯罪。]
[去年還有4位董事長逝世,包括三角輪胎(11.480, 0.13, 1.15%)(601163.SH)的董事長丁玉華,金盾股份(7.670, 0.23, 3.09%)(300411.SZ)董事長周建燦,朗科智能(16.080, 0.22, 1.39%)(300543.SZ)的開創者、董事長、總經理劉顯武,以及聚飛光電(2.700,0.04, 1.50%)(300303.SZ)的開創者、董事長邢其彬。]
[第一財經記者近日根據上市公司公告不完全統計顯示:在A股3600家上市公司中,去年,就有超過400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長離任,相當于每9家上市公司中就有1家換了董事長。這其中,有的是主動辭職,有的被動辭職,有的換屆離職,也有諸如失聯等非正常離職。]
權利和義務從來都是對等的。
“董事長”這個看上去光鮮亮麗的職位背后,所承擔的壓力和孤獨也是普通員工難以想象的。
第一財經記者近日根據上市公司公告不完全統計顯示:在A股3600家上市公司中,去年,就有超過400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長離任,相當于每9家上市公司中就有1家換了董事長。這其中,有的是主動辭職,有的被動辭職,有的換屆離職,也有諸如失聯等非正常離職。
不僅如此,一旦上市公司的董秘職位空缺超過3個月,董事長還要勞煩代行董秘的職責,統計顯示:滬深兩市就有近40位董事長同時身兼董秘一職。
好聽不好當的董事長
辭職的董事長當中,有的是因為工作崗位調動的關系,比如廈門港務(6.310, 0.09, 1.45%)(000905.SZ)的董事長柯東由于工作崗位調整,根據規定和組織安排,柯東辭去公司董事長、董事職務。
事實上,工作調動也是上市公司董事長變動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金融領域,掌舵西部證券(8.130, 0.08, 0.99%)(002673.SZ)近13年的董事長劉建武也在去年“因工作安排變動原因”已提交書面辭職。劉建武下一站是西部利得基金,擔任西部利得基金董事長一職,西部利得基金是西部證券控股子公司。
有的上市公司是由于重大資產重組導致控股股東變更,故而原公司董事長揮淚告別,比如利德曼(6.510, 0.10, 1.56%)(300289.SZ)因控股股東變更,其董事長、董事JINZHAOSHEN(沈今釗)、董事丁耀良、獨立董事黃振中、常明以及監事會主席張雅麗分別遞交了辭職報告。
驊威文化(3.650, 0.05, 1.39%)(002502.SZ)同樣如此,其公告稱,為了進一步完善上市公司體系的治理結構,引進新的管理資源,配合公司控股股東的順利交接工作,郭卓才申請辭去公司董事、董事長、法定代表人和董事會戰略委員會委員等職務,此后,副董事長、總經理郭祥彬,董事會秘書、副總經理劉先知以及證券事務代表謝巧純也分別辭職。
也有的董事長是因為個人原因,比如身體原因而辭職,然而,有些“身體原因”的背后也蘊含了更為深層次的原因,比如,債務違約、涉及訴訟、業績連跌等。
在辭職的董事長當中,不乏上市公司的創始人,他們曾經穿越風雨,砥礪前行,才將公司推上了資本市場。
比如,凱利泰(9.440, 0.13, 1.40%)(300326.SZ)的創始人之一、董事長秦杰于去年12月辭職,公告稱,自上市以來,凱利泰在秦杰董事長的帶領下,從一家單一產品的公司成長為一家脊柱微創、創傷、運動醫學多產品線的平臺型公司,業務初具規模。
光華科技(13.680, 0.15, 1.11%)(002741.SZ)去年2月公告稱,其創始人鄭創發因個人對工作和生活安排的原因,申請辭去第三屆董事會董事、董事長職務。
另外,去年還有4位董事長逝世,包括三角輪胎(601163.SH)的董事長丁玉華,金盾股份(300411.SZ)董事長周建燦,朗科智能(300543.SZ)的開創者、董事長、總經理劉顯武,以及聚飛光電(300303.SZ)的開創者、董事長邢其彬。
所謂“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偌大一家上市公司突然失了“主事人”,倘若此前沒做好安排,則會帶來后續問題。
金盾股份披露的關于周建燦去世以來相關情況的說明中指出:原董事長的去世,相繼引發出一系列后續事件,周建燦控制的金盾集團及相關企業已進入破產程序。經初步統計,周建燦、金盾集團及相關企業涉及到的債務總額約為98.99億元,其中公司被牽涉到的債務及擔保金額約為29.11億元。
處罰、犯罪和跑路
另外,滬深兩市還有近25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因為各種原因受到監管部門的處罰或直接涉嫌犯罪。
青龍管業(8.090, 0.19, 2.41%)(002457.SZ)因對年報及半年報業績預告修正了太多次,董事長被請去監管談話;匯潔股份(8.190, -0.03,-0.36%)(002763.SZ)董事長呂興平、春興精工(6.680, 0.19, 2.93%)(002547.SZ)董事長孫潔曉、金發科技(4.820, 0.03, 0.63%)(600143.SH)董事長袁志敏等因涉嫌內幕交易,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
而凱瑞德(5.520, 0.13, 2.41%)(維權)(002072.SZ)董事長張培峰和監事會主席饒大程因涉嫌操縱證券市場案被執行指定居所監視居住。
廣安愛眾(4.170, 0.07, 1.71%)(600979.SH)公告稱,其于2018年3月12日接到控股股東愛眾集團《關于停止羅慶紅職務并提議召開臨時董事會的函》,該函告知,因羅慶紅涉嫌違紀違法,經上級組織研究,決定停止其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職務,愛眾集團同時建議推舉公司董事袁曉林代為主持公司黨委工作,并代行董事長職責,主持董事會工作。
此外,讀者傳媒(5.050, 0.09, 1.81%)(603999.SH)原董事長王永生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接受甘肅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不再擔任公司董事、董事長。
*ST皇臺(4.040, 0.03, 0.75%)(維權)(000995.SZ)法定代表人胡振平收到了《限制高消費令》,被限制以公司財產支付高消費,原因是涉及借款合同糾紛。
另外,還有幾位董事長失聯了。
比如泰合健康(4.700, 0.43, 10.07%)(000790.SZ)5月初公告稱無法與董事長王仁果先生取得直接聯系,11月公告稱,王仁果已正常履職。
南風股份(3.530, 0.06, 1.73%)(維權)(300004.SZ)董事長、總經理楊子善自2018年5月3日后失聯,留下一堆債務,公告顯示,上市公司初步了解到涉及楊子善除股票質押的個人借款約3.6億元(未牽涉公司)外,還可能存在冒用公司名義作為借款人或擔保人的債務金額約3.8億元(未經核實)以及其他未牽涉公司的個人債務(具體金額不詳)。
斯太爾(2.930, 0.27, 10.15%)(000760.SZ)的董事長李曉振也一度失聯,后來才知道因涉及一樁經濟糾紛,李曉振作為曾經當事人,被公安局強制拘留協助調查。
除此以外,董事長們還十分繁忙,一旦上市公司的董秘職位空缺超過3個月,董事長還要代行董秘的職責,第一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顯示:滬深兩市就有近40家上市公司發布了關于公司董事長代行董事會秘書職責的公告。
比如,烽火電子(6.120, 0.07, 1.16%)(000561.SZ)公告稱,其董事長唐大楷代行董事會秘書職責,直至公司聘任新的董事會秘書。
責任編輯:李昂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