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2 10:12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007年成立的首批QDII至今12年仍然虧損,就讓投資者損失慘重,而工銀瑞信基金此次十大重倉的管理人披露錯誤
新浪財經訊 近期,新浪財經基金頻道“基金曝光臺”收到投訴稱,“工銀瑞信印度基金(人民幣份額:164824;美元份額:005801)基金公告出現嚴重錯誤,其2018基金四季報中,持倉的多只產品,把管理人搞亂了,給投資者造成了困擾。”
重倉的ETF 把管理人寫錯了
工銀瑞信印度基金(人民幣份額:164824;美元份額:005801)是2018年6月成立的主要投資印度市場相關的QDII基金。截止2月2日數據,工銀瑞信印度基金成立以來,人民幣份額虧損8.82%,跑輸基準4.07%;美元份額虧12.60%,跑輸基準8%。
根據2018基金四季報,工銀瑞信印度基金(人民幣份額:164824;美元份額:005801)的十大重倉中如下:
圖:工銀瑞信印度基金2018四季報
第一大重倉為iShares MSCI India Index Fund[INDA]。根據公開資料,ISHARES MSCI INDIA ETF的管理人是BlackRock Fund Advisors,就是常說的貝萊德。而工銀瑞信印度基金把它的管理人寫成了Deutsche Asset Management Hong Kong Ltd(德意志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圖:ISHARES MSCI INDIA ETF招募書
工銀瑞信印度基金(人民幣份額:164824;美元份額:005801)第二大重倉為WisdomTree India Earnings(智慧樹印度收益基金),管理人應該是WisdomTree Investments(WETF,智慧樹投資公司),而工銀瑞信的公告寫成了BlackRock Fund Advisors(貝萊德)。
工銀瑞信印度基金第三大重倉LYXOR MSCI INDIA,管理人應為Lyxor International Asset。工銀瑞信公告寫成了BlackRock Asset Management North Asia Ltd(貝萊德資產管理北亞有限公司)。
工銀瑞信印度基金第四大重倉為ISHARES INDIA 50 ETF,在工銀瑞信印度基金2018三季報中,為ISHARES INDIA 50 ETF這只產品的管理人是BlackRock Fund Advisors,而工銀瑞信印度基金2018四季報,ISHARES INDIA 50 ETF的管理人變成了BlackRock Singapore Ltd(貝萊德新加坡有限公司)。
工銀瑞信印度基金第五大重倉為INVESCO INDIA EXCHANGE-TRADE,管理人應該是景順資產管理公司,而工銀瑞信的公告寫成了BMO Asset Management Inc(蒙特利爾銀行資產管理公司)。
工銀瑞信印度基金第六大重倉為ISHARES MSCI INDIA INDEX ETF,管理人正常應該是貝萊德,而工銀瑞信公告寫成了Nomura Asset Management Co Ltd(野村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工銀瑞信印度基金第七大重倉為ISHARES MSCI INDIA SMALLCAP,正確的管理人應該是貝萊德,工銀瑞信的公告誤寫成了Van Eck Associates Corp。
工銀瑞信印度基金第八大重倉為BMO INDIA EQUITY INDEX ETF,正確的管理人應該是BMO Asset Management Inc(蒙特利爾銀行資產管理公司),工銀瑞信寫成了BlackRock Asset Management Ireland(愛爾蘭貝萊德資產管理公司)。
工銀瑞信印度基金第九大重倉為VANECK VECTORS INDIA SMALL-C,管理人應該是Van Eck Associates Corp,工銀瑞信公告寫成了Amundi Investment Solutions SA(東方匯理)。
工銀瑞信印度基金第十大重倉為AMUNDI MSCI INDIA UCITS,管理人應該是Amundi Investment Solutions SA(東方匯理),工銀瑞信公告寫成了Deutsche Asset Management Hong Kong Ltd(德意志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十大重倉基金的管理人都能寫錯,難道是基金經理英語太差?實際上,再翻看工銀瑞信印度基金2018三季報的重倉產品,管理人并沒有寫錯,就是四季報錯誤較多。
基金經理劉偉琳“一拖多” 但僅有1只是QDII
從基金經理履歷來看,工銀瑞信印度基金的基金經理為劉偉琳,自2018年6月15日產品成立至今即獨自擔任基金經理。公開資料顯示,劉偉琳是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工程博士;2010年加入工銀瑞信,歷任金融工程分析師、投資經理助理、投資經理,現任指數投資部基金經理。管理產品如下:
圖:劉偉琳管理產品一覽
值得注意的是,劉偉琳管理的產品,僅有工銀瑞信印度基金這一只是QDII產品,其它產品都是投資國內市場的。
宇宙行旗下基金公司不敵中銀基金、建信基金
近期,新浪財經報道了工銀瑞信基金總經理郭特華職務變動,業內對于郭特華領導下的工銀瑞信基金取得的成績較為認可。>>>王海路將任工銀瑞信總經理 郭特華專職董事長退居二線。
其實,銀行系的基金公司從規模上看都很亮眼,工銀瑞信已經被中銀基金和建信基金超越。銀河證券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末, 剔除貨幣基金和短期理財債基后,工銀瑞信規模排名第10位,不及中銀基金;
而基金公司公募總規模方面,工銀瑞信排名第4位,不及建信基金。
行業需反思:公告頻出錯11年前QDII仍然虧錢
實際上,近期,基金公告出現錯誤的事件屢次發生,新浪挖掘基(ID:xlwjj)先后報道了《民生加銀發行公告多處錯誤 業內人士表示太大意》 , 《華寶基金公告標題出錯 業內呼吁要認真對投資者負責》 。根據銀河證券數據,民生加銀基金和華寶基金2018年末剔除貨基和短期理財債基金后規模排名分別是33名、42名,屬于行業“腰部”的基金公司,而工銀瑞信基金屬于行業前十的“頭部公司” ,也出現明顯的公告錯誤,值得行業反省。
此外,QDII基金的業績一向為國內基民“頭疼”。2007年成立的首批QDII至今12年仍然虧損,就讓投資者損失慘重,而工銀瑞信基金此次十大重倉的管理人披露錯誤,也從側面反映出,QDII基金投資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海外市場復雜多變,還有基金管理人的責任。
圖:首批QDII基金成立以來業績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