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上證指數沖高回落,下跌0.18%,量能略有萎縮。創業板指數下跌0.45%。盤面上,消費品種相對強勢,而近期強勢題材股紛紛回落。
分析指出,整體看,在近期反彈過程中,滬深300指數(3177.261, -6.52, -0.20%)(3177.2610, -6.52, -0.20%)強于中證500指數和創業板指數,分化背后是對業績預期的擔憂。本周剩余交易日,兩市迎來年報業績預告密集披露,因此這種分化仍會延續。
市場呈現兩大特征
2440點以來的反彈,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圍繞新基建主題市場不斷挖掘投資機會,低價股疊加題材成為最大贏家。
第二階段,藍籌板塊開始“補漲”,金融、消費等品種均有不錯表現,期間題材仍有一定表現機會,如燃料電池、充電樁、創投等。
整體看,市場熱點可分為四類:一是受益于資本市場改革:科創板相關概念、券商、銀行;二是行業景氣度有上行預期:5G、軍工、豬禽產業鏈、特高壓;三是受到產業政策支持:充電樁和燃料電池(補貼政策)、芯片、生態農業;四是北上資金增持+春節效應的消費板塊(食品飲料、家電等)。
到了第二個階段,市場呈現出一種看似矛盾的走勢:題材概念的活躍與藍籌板塊的強勢。雖然題材板塊中出現多只翻倍個股,但整體來看,滬深300指數的反彈明顯強于中證500指數和創業板指數。
“這背后,直接原因是資金的行為(游資與外資),進一步分析則是出于對業績不確定性的擔憂,不同的資金選擇不同方向,或快進快出的主題概念,或是政策預期和外資流入背景下,有估值修復動力的藍籌板塊。”天風證券(7.200, -0.12, -1.64%)策略分析師劉晨明表示,總的來說,業績預期仍是牽動市場情緒的核心所在。
與此同時,在第二個階段,市場的賺錢效應也正發生轉變:從小市值低價股逐步切換至權重股。華泰證券(18.680, -0.25, -1.32%)剔除2019年上市的新股,研究年初以來取得正收益的個股后發現:首先,從流通A股市值(不包含限售股)角度看,有賺錢效應的個股市值中樞提升,“小市值”領跑效應減弱;其次,從估值角度看,表現占優的個股PE(TTM)偏高,最近一周出現一定收斂;最后,前兩周低價股領漲效應較強,近兩周低價股優勢減弱。
至于第二階段的兩種變化后市是否持續,國海證券(4.660, -0.01, -0.21%)策略研究指出,“無論是游資青睞的題材股還是北上資金持續看好的消費、金融股,在經歷了短期的上漲之后均會進入相對沉寂期。”
春季行情仍有期待
28日,上證指數沖高回落,從技術上看,當前指數仍受制于2018年10月30日低點與2018年11月30日低點所形成的趨勢線壓力。
但從投資者心態看,沖高回落意味著,市場對于節前行情仍然較為謹慎,存在逢高兌現籌碼心態。
若按照常規思維,節前大多數投資者已無心戀戰,同時假期期間還有海外市場的不確定因素,因此節前行情大多呈現出交投清淡狀態,市場并無太多機會。那么,事實真是如此嗎?
“從投資策略來看,A股市場的春節效應是比較顯著的。”中信建投(11.220, -0.22, -1.92%)策略研究指出,指數和行業的節前、節后效應均非常顯著。從平均收益率來看,無論是指數還是行業,春節前四個交易日都獲得了相對于其他交易日的超額收益。從節后情況來看,春節后兩個交易日各行業也大部分能夠獲得正的相對收益率。相比于節前效應,節后效應相對滯后,穩健超額收益出現在節后第三個和第五個交易日的概率較大。
“不管是節前還是節后,今年的春節行情有望超預期。”有市場觀點認為。
一方面,從歷年數據來看,春節前后,由于年前機構調倉完畢,市場減倉壓力較小,年后機構投資者與個人投資者有新增資金入場。而當前的市場回暖跡象明顯。
另一方面,“2月A股有望面臨較好的市場環境。”民生證券策略分析師楊柳表示,2月中旬將公布1月的社融、新增銀行信貸等數據,在寬信用政策、基數效應、1月信貸占全年比重提升等影響下,1月中長期信貸數據有望較好。2月MSCI將宣布提高A股納入比例至20%的提案結果,若通過,則MSCI提升納入比例有望在5月與8月總計帶來約3600億元增量資金。
“今年以來,除了新基建主題有所表現外,低估值藍籌反而形成了更強的板塊效應,背后可能是中長線配置型資金的力量。”新時代證券策略分析師樊繼拓表示,1月份的行情可能并不是單純的“躁動”。如果配置型資金和交易型資金形成合力,那么這一次的行情可能就不是簡單的躁動,需要對反彈高度和時間看得更樂觀一點。
藍籌成長各具機會
對于2019年的A股,市場雖普遍預期上行空間有限,仍以震蕩為主,但投資機會上還是要多于2018年。那么,有哪些板塊和品種值得關注?
華泰證券策略分析師曾巖表示,行業配置關注具備政策預期和逆周期景氣板塊。具備政策預期品種:券商板塊受益于資本市場改革、直接融資提升。建筑板塊主要受益于流動性邊際寬松、發改委相關項目批復力度加大、信用傳導加速落地;逆周期景氣板塊:軍工、通信受益風險偏好提升和行業變革加速。中期建議關注科技成長(通信、軍工)+大金融(銀行、非銀、地產)。主題投資繼續關注自主可控(北斗、5G終端硬件)、區域基建主題。
楊柳表示,年初反彈以來,整體上權重股表現好于成長股,但從行業分布看,白馬股和成長股都具有表現較好的板塊。市場輪動較快,在外資流入預期不減,市場風險偏好上升背景下,白馬與成長股2月均有望表現良好。由于科創板有望設置較高的投資門檻,且科創板有望具有較高估值,科創板對A股科技股估值提升有望帶來正面影響。成長股年初漲幅落后,彈性較大,建議關注計算機、電子行業的成長股。汽車、家電行業近一年來跌幅均超30%,2018年四季度基金倉位顯示兩個行業基金配置比例均不太高,在外資流入與刺激政策預期下,汽車、家電行業權重股仍有上升空間。
方正證券(6.080, -0.06, -0.98%)(維權)表示,整體而言,在經歷了2018年估值大幅度下行之后,目前全部A股估值水平已處于歷史底部,但業績端仍面臨一定下行壓力,做多機會基本來自于風險偏好改善,觸發估值的提升,因此,2019年大概率是震蕩市。后續做多的機會可能來源于經濟階段性觸底和業績改善,大概率出現在今年四季度。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