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3 10:33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手握150億現金卻還不起15億債務?白馬股康得新一夜ST陜國投等多家信托公司踩雷
來源微信公眾號: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記者 吳敏 北京報道
1月22日,康得新提示其因“實施其他風險警示”停牌一天,1月23日起康得新將變更為“ST康得新(5.730, -0.30, -4.98%)(維權)”,漲跌幅設置為5%。
而這皆因前一晚(1月21日)康得新發布的一則公告,公告顯示,公司存在22個銀行賬戶被凍結的情況,其中5個屬于主要賬戶,包括康得新北京銀行(5.790, 0.02, 0.35%)西單支行賬戶、主營預涂膜的子公司康得菲爾北京銀行西單支行賬戶,以及主營光學膜的子公司康得新光電北京銀行西單支行賬戶和廈門國際銀行北京中關村(7.310, -0.02, -0.27%)支行的兩個賬戶。
康得新表示,公司將通過降低風險因素逐步恢復授信規模及加速應收賬款回款來紓解暫時性流動資金緊張,并計劃近期予以兌付。
昔日白馬股,號稱賬面資金150億的康得新為何突然“變臉”,一夜之間被st?
這要從一周前說起,1月15日,康得新披露10億短債“18康得新SCP001”構成實質性違約。對于10億短債違約,康得新表示,去年四季度以來,受宏觀金融環境及銷售回款緩慢等諸多因素影響,公司的資金周轉出現暫時性困難。
1月21日,康得新再次公告稱,因公司流動資金緊張,未能按照約定籌措足額償付資金,原應于2019年1月21日兌付本息的2018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資券“18康得新SCP002”,不能按期足額償付本息52156.30137萬元,已構成實質性違約。
短短一周時間,康得新15億短債相繼違約。
在康得新出現短債違約后,穆迪、惠譽、新世紀評級已分別將公司主體信用等級下調至C級、Ca級和RD違約級。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21日,惠譽曾表示康得新流動性充足,截至2018年9月末,康得新的短期債務和長期債務分別為80億元和45億元,持有可用現金150億元。
如果康得新財務狀況真如惠譽所言,手握150億現金,償還15億短債自是不在話下。
那么這150億現金去哪了?
1月20日晚康得新披露的公告或許解釋了這一問題。公告稱,在證券監管部門調查過程中,同時經公司自查,發現公司存在被大股東占用資金的情況。公司將繼續積極配合證券監管部門的調查工作,并按照監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本報記者發現,多家信托公司被卷入其中。康得新十大流通股東以及十大股東中,陜國投、華潤深國投、華能信托、中航信托赫然在列。
其中,“陜國投-鑫鑫向榮90號證券投資集合資金計劃”兩款合計持股3.37%,“陜國投-鑫鑫向榮71號證券投資集合資金計劃”持股1.24%;華潤深國投-康得成長1號單一資金信托持股1.06%;華富基金-寧波銀行(16.870,0.06, 0.36%)-華能信托持股2.25%;天弘基金-寧波銀行-中航信托持股1.61%。
著名信托專家孫飛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集合信托主要是以陽光私募進去的,未來要退出的,同時,信托資金本來用途是限定的,但該公司經營管理層挪用資金,已經違反證券法,康得新的股價下跌已經給信托計劃帶來一定損失,如今,未來股價若進一步下跌,勢必造成更大損失。但就這幾款信托計劃來看,多數是銀行幫助基金公司銷售的理財產品然后通過信托計劃持股,信托公司本身不會承擔任何損失。”
另一位信托業內人士亦向本報記者表示:“都是結構化配資的通道項目,信托公司不承擔責任。這些信托計劃一般都設有止損點,但復牌之后肯定是連續跌停,沒法平倉,可能會造成劣后資金賠光,優先資金受損。”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