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動互聯網時代經歷了黃金十年后,手機市場已逐漸飽和。幾乎人手一部手機已成為不爭的事實,手機后市場已悄然崛起。
經緯中國合伙人肖敏手機壞了,不知所措之時,同事向他推薦了閃修俠,體驗之后,他發現閃修俠不僅服務很好,技術也相當專業。隨后,經緯中國投資了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創業公司。
2018年,IT上門服務品牌閃修俠已完成8000萬元B+輪融資,由三峽鑫泰基金領投、老股東經緯中國繼續跟投,投后估值超10億元。
閃修俠CEO王源接受采訪時認為,經緯中國投資閃修俠背后,不僅僅是因為修手機這件小事,而是看好手機后市場的崛起。
閃修俠成立于2015年,彼時O2O風口正旺,上門美甲、上門洗車等創業公司層出不窮,在資本的熱潮下,不少公司也都獲得了融資。
巴菲特曾說過:“只有當潮水退去的時候,才知道誰在裸泳。”
隨著資本寒冬的到來,曾經頗為火爆的上門美甲等公司大都退出了市場,而閃修俠之所以挺過風口,還依然獲得資本青睞,是因為它不是資本泡沫下的產物,而是實實在在圍繞市場需求在做服務,抓住了日常生活中的硬需求。
難以復制的閃修俠
最近,小楊剛剛買了一臺最新款的蘋果手機,還沒來得及套上手機殼,屏就被摔碎了。
像小楊一樣的人并不在少數,剛剛靠“賣腎”才買了新手機,去蘋果店換個屏幕需要2700元左右,實在是有些“肉疼”。但是去中關村的手機維修店,小楊又擔心自己“被黑”。
從身邊一個個真實的案例不難發現,手機維修市場還存在很多問題,如線下門店價格不夠透明、技術不夠專業、配件質量堪憂;傳統官方維修價格高、維修手續復雜、維修時間太長等問題。不管通過哪種途徑,用戶維修時根本談不上體驗。
在這個幾乎人手一臺手機的時代,手機壞了這件看起來是很日常的小事,卻并沒有那么容易解決。
2015年,本是手機維修連鎖店老板的王源成立了閃修俠,主打手機上門快修。當時O2O的風口,還催生了上門美甲、上門洗車等服務。彼時,這些O2O創業公司可以說火爆一時,各種資本也蜂擁而至。相比之下,上門修手機因為對技術要求較高,資本似乎并沒有那么狂熱。
前幾年,資本市場盛行一句話,“風來了,豬都能飛上天”。但風口一過,這些公司接連倒閉,曾經上天的“豬”摔得非常慘烈,甚至可以說飛得越高,摔得越慘。
“當一個荒蠻的時代結束,市場會重新洗牌走向新時代。”王源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任何事情都有階段性,經歷了荒蠻洗滌的公司,接下來會有非常好的發展,這是商業規律。確確實實解決客戶需要的企業會被認可。“比如說上門洗車這件事就挺扯,你會發現死掉的大多數是偽需求的公司,進入資本寒冬,它們融不到錢就只能倒閉。”
他認為,閃修俠一開始就是圍繞用戶的需求在做服務,而不是嘗試去創造一個新需求。
據了解,目前閃修俠在全國擁有30多個直營分公司,1200多名維修工程師,累計用戶1000余萬戶。從訂單量、營收規模、用戶規模以及直營服務覆蓋范圍等指標來看,閃修俠占有手機上門維修市場60%以上的份額,行業頭部地位愈加穩固。
“隨著移動互聯網黃金十年結束,真正的好東西會逐漸生長起來。”王源表示,“從商業本質來講,閃修俠借助移動互聯網,一是幫助用戶做到了信息透明,讓用戶明白消費,并且可以體驗到上門服務,會很便捷;二是對標傳統商業體效率提高,成本大幅下降,用戶體驗變好;三是手機工程師收入增加”。
王源認為,服務真正規模化非常難。閃修俠服務的客戶中,99.5%以上的人是滿意的,反過來倒推背后的服務和管理,其實就構成了它的壁壘,也說明這個模式不能輕易被復制。
手機后市場逐步崛起
在移動互聯網黃金十年,手機市場靠著國內人口紅利野蠻生長,隨著智能手機普及率觸及天花板,手機行業也進入配置過剩時代,而中高端手機占比提高,使得消費者的換機頻率大為減緩,手機出貨量也隨之減少。
近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2018年12月國內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顯示,2018年12月份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3567.4萬部,同比下降16.3%,環比增長0.9%,2018年全年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4.14億部,同比下降15.6%。
而2019年,市場依舊不樂觀,手機出貨量大概率會依舊下滑。
業內認為,智能手機的寒冬來了。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隨著手機行業從增量市場轉入存量市場,手機后市場正在逐步崛起。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智能手機、平板保有量高達10億臺,用戶換機頻率保持在2年,年淘汰率在4.74億臺。粗略計算,國內二手手機市場規模超過2000億元。
這意味著我國已進入后手機時代。同時,這也意味著誰能把修手機“這件小事”做好,誰就能占領手機后市場。
王源表示,表面看起來把手機修好非常簡單,但如果組建一家公司,固定成本非常大,所以必須要有一定量的業務才能保證團隊生存。這時候不是修一臺手機的事情,而是如何快速修理一定量的手機。從銷售行為來講,修手機是一種低頻偶發行為,你會發現根本沒有渠道去找固定消費人群。同時,把手機修好讓用戶的體驗非常棒,每天面對幾萬個用戶,管理幾千個手藝人,并不容易。
也正因為上述問題在短時間內,靠燒錢、買流量、補貼都無法解決,很多互聯網巨頭在嘗試這個行業后,都一一放棄了。這是閃修俠的機會,更是它的挑戰。
據悉,閃修俠為了找到規模化的用戶群不斷試錯,為了做推廣曾進入各個公司、高校等免費給用戶貼膜,一度被誤認為是一家專業貼膜公司。閃修俠還嘗試過電臺廣告、戶外廣告等,花了不少冤枉錢,卻沒有太多效果。
創業都是艱辛的,尤其想在新領域趟出一條路。閃修俠也并不是一帆風順,走了很多彎路,最終通過打造好服務,以及用戶的口碑傳播,熬了兩年才逐漸形成滾雪球效應,成為這個行業的領頭羊。
挺過艱難磨練期,隨著手機后市場時代的到來,閃修俠的未來也愈發清晰。
王源表示,隨著科技的發展,閃修俠真正核心的機會在于所有科技都需要借助硬件來實現,而硬件的發展方向一定是更小更精致,背后工業維修的需求就越來越大。因此,人們對它的服務需求、維修需求、技能需求也會越來越高。
移動互聯網黃金十年成就了智能手機,智能手機又成就了移動互聯網,可以說,這是一個相互促成的過程。
“但在智能手機瘋狂發展的背后,服務卻沒有跟上。”王源還表示,當智能手機價格從幾百元變成上萬元,整個手機后市場行業的機會來了。不管是蘋果,或者是其他的硬件產品公司,重要的事情是科技對硬件的要求會越來越高,而對品質服務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大。
因此,對于掘金千億元市場的閃修俠而言,王源對未來保持樂觀。他預計2019年閃修俠將會服務超過300萬人次,這只是公司正式成立的第四年,業務正式上線的第三年。
互聯網評論人士司新穎向記者表示,閃修俠的社會價值累積在于其能持續滿足海量用戶的需求,而其商業價值的達成,一方面是閃修俠開拓了手機后市場的獨特發展模式,另一方面能夠建立以閃修俠為根基的商業孵化池,聚攏手機保險、手機回收等增值服務,形成更為廣闊的商業矩陣。
王源表示,閃修俠未來致力于鋪設一張覆蓋全中國、有技術的IT服務網絡,成為國家IT服務的基礎設施供應商。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