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0 04:12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018年A股反復磨,債市表現還算穩定。隨著2018年11月初政策維穩,市場風險偏好略有回升,轉債指數再次迎來小幅反彈行情。
2018年A股反復磨,債市表現還算穩定。隨著2018年11月初政策維穩,市場風險偏好略有回升,轉債指數再次迎來小幅反彈行情。
數據來源:Wind 截至:2019.1.7
自2004年首只可轉債基金發行以來,歷經多輪調整,中證轉債指數表現好于大盤指數。
數據來源:Wind 截至:2004.1.1—2019.1.7
規模情況:Wind數據顯示,去年9-10月可轉債僅發行2只,11-12月發行數量逐漸回升,共發行了23只。2018年全年發行規模790.20億元,僅11-12月就發行了274.06億元。
市場價:當前轉債市場價均值約為98元,處于歷史1%左右的分位數水平。
數據來源:Wind 截至:2018年末
可轉債基金的“攻守道”
Wind數據顯示,第一只可轉債基金成立于2004年,直到2010年才陸續發行可轉債基金。2017年全年僅發了3只可轉債基金,2018年四季度受政策利好影響,可轉債基金發行速度加快。2018年9只可轉債基金成立,截至1月7日,總數量為52只。
規模情況:當前可轉債基金規模合計為156.34億元。其中,規模“前三甲”的基金公司分別是興全基金、鑫元基金、長信基金。
數據來源:Wind 截至:2018.12.31
收益表現:近6個月以來,全市場36只可轉債基金取得正收益,表現最好的取得9.36%的收益,最差的業績為-8.49%,首位相差17.85%。于普通投資人來說,考慮到個券的兌付風險,以及識別風險和條款的難度,通過可轉債基金布局是不錯的選擇。不妨關注中長期業績較為出色的可轉債基金,或將能獲得一定回報。
數據來源:Wind 截至:2019.1.7
長信可轉債A/C,投資策略上密切關注經濟走勢和政策動向,適度調整組合權益部分的行業分布和個股集中度,債券部分的久期和倉位,加強流動性管理,嚴格防范信用風險,進一步優化投資組合,力爭為投資者獲取收益。
中長期業績的突出表現離不開投研團隊的精耕細作。長信基金持續優化投研體系,固收團隊針對每只產品、每個客戶的風險收益進行明確定位,做到精細化管理。旗下固收產品中長期業績較為出色。據海通證券《基金公司固收類基金絕對收益排行榜》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長信基金固收類產品近五年絕對收益為55.35%,位居同類65家基金公司第6名。
可轉債具備布局“潛力”
展望2019年,長信基金表示, 可轉債市場經歷大幅擴容和股市回調,相較正股市場出清幅度更高,配置的性價比更高。預計2019年下調幅度在3%-5%,向上改善空間在10%-15%。同時,相比純債,可轉債區間回報來源更多,幅度更大;轉股周期在2.5年左右,平均年化回報在10%以上,而純債到期收益率進一步下行的空間有限,可轉債更具吸引力。
上半年政策效果不明顯,企業業績壓力較大,疊加中美貿易談判90天窗口期即將結束,不確定性因素較多,風險較大,整體配置圍繞中證轉債指數為主。下半年各風險事件落地后,個券選擇難度降低,可增配市場關注度較低的個券,自下而上精選正股,建立四檔轉債跟蹤體系,深入挖掘阿爾法收益。
正股基本面較好:轉債價格和估值合理的標的會重點關注。
正股基本面較好:當前轉債價格和估值偏貴標的持續關注,在價格合理時入手。
正股基本面一般:轉債價格和估值相對合理,可能有條款博弈的標的,會保持跟蹤。
正股基本面較弱:轉債價格和估值處在高位的標的,暫不予關注。
相關券商表示,2018年轉債市場和權益市場表現分化,從指數情況來看,轉債或將成為“抗跌器”。寬利率到寬信用需要較長時間,信用情況很難在今年普遍好轉,民企風險偏好提高程度有限。此外,當前股票風險溢價接近歷史高位,資產配置的天平已向權益類資產傾斜。綜合來看,轉債市場2019年將迎來重要配置時機。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