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4 10:26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12月1日,海航科技(3150,-001,-032%)披露的關于回復監管層問詢函的公告,透露了一條重要信息:公司有錢。這對陷入現金流危機的海航來說,無疑是個大消息。
海航科技公告稱:“公司自2018年下半年已有超過25億元的資金解除限制”,因此,根據目前公司資金調配情況,可以覆蓋本次購買由上海睿銀盛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簡稱“睿銀盛嘉”)轉讓的資產收益權所需要的資金。
查閱公開資料,睿銀盛嘉是一家地方AMC,俗稱“壞賬銀行”。之前,睿銀盛嘉還從海航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海航創新(2.990, -0.03, -0.99%)手里以4.54億元收購過債權。那么,現身海航旗下上市公司的資產運作,這家地方“壞賬銀行”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火速問詢函顯露AMC運作
就與睿銀盛嘉的交易,海航科技的公告和監管層的問詢函,是接踵而至。
11月27日,海航科技宣布公司擬與睿銀盛嘉簽署《盛嘉十號資產收益權轉讓及管理合同》。根據該合同,睿銀盛嘉擬向海航科技轉讓“盛嘉十號資產收益權”項下共計131筆資產所產生的收益權,轉讓價款總金額為20.30億元,轉讓期限為一年,合同簽署后滿一年整,睿銀盛嘉將以不低于21.72億元扣除公司已取得的標的債權相關收益后的價格,受讓“盛嘉十號資產收益權”項下全部資產收益權。
就在很多投資者還在琢磨這個交易的時候,28日,監管層的問詢函就拍馬趕到。簡單說來,監管層問詢的重點是:公司哪來20多億元受讓該項資產收益權?如果公司支付了這筆資金,對海航科技的經營會造成什么影響?公司從睿銀盛嘉手里買來的是什么資產的收益權?買來的這個資產收益權和海航科技是否存在關聯關系?還有,一年后睿銀盛嘉是否具備履約能力?
這倒引發了人們對“睿銀盛嘉”的興趣。資料顯示,睿銀盛嘉是一家混合所有制的持牌地方AMC,而AMC雖然也稱作“資產管理公司”,但它更多的是指處置不良資產一級批發業務的那一類資產管理公司,主要從事地方不良資產的批量轉讓工作。在專業人士看來,不良資產債權處置比正常投融資業務面臨更多不確定性,有著較長的產業鏈,而且相當多不良資產的背后有著各種不為人知的陷阱。或許這是監管層做出火速反應的一個原因。
不過,雖然海航科技回復了監管層的問詢函,但是對于睿銀盛嘉擬作價20.30億元出售給海航科技的“資產收益權”項下的資產構成到底是什么這個謎,依然沒能解開。
“香餑餑”還是“燙手山芋”
在坊間,不良資產處置類資產管理公司被描述為:“以三四折的價格購入不良資產,再以六七折價格賣出。”但是這一次,睿銀盛嘉似乎做了個“逆操作”:20.30億元轉讓給海航科技一年后再以21.72億元購回。
“如果是有意給海航科技讓部分利潤的話,說明他們之間的關系不一般。”有業內人士認為。而事實上,睿銀盛嘉與海航的合作并非海航科技這一單。公開信息顯示,睿銀盛嘉在向海航科技以20億元出售債權之前,從海航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海航創新手里以4.54億元收購過債權。
2018年10月10日,海航創新公告稱,子公司海南景云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與睿銀盛嘉正式簽訂了《債權收購合同》,將持有的平湖九龍山海洋花園度假有限公司債權轉讓給睿銀盛嘉,轉讓價格為4.54億元,并約定睿銀盛嘉應在合同簽署后5個工作日內,累計支付不低于2.4億元,于2019年3月31日前支付剩余價款。而海航創新此次出售資產,是要解決公司償還3億元債務違約的燃眉之急。11月13日,海航創新發布的公告透露,睿銀盛嘉尚未支付首筆債權轉讓款。也許監管由此引發了對睿銀盛嘉履約能力的關注。
作為一家不良資產處置類資產管理公司,睿銀盛嘉的工作落點是“化腐朽為神奇”,因此,其資產包處于什么階段,決定了這些資產是“香餑餑”還是“燙手山芋”。2018年11月2日,睿銀盛嘉還出現在新光圓成公司控股子公司股權被凍結及部分房產被查封的公告中,對被告新光圓成相關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由此,海航這次資產運作的走向,還值得觀察。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