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5 10:59 | 來源:未知 | 作者:孫曉輝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由于今年基礎市場行情表現不佳,大部分個股泥沙俱下,MSCI主題基金的表現也因此受到影響。
昨日凌晨,MSCI宣布將實施納入A股的第二步,把現有A股的納入因子從2.5%提高至5%,提升后占明晟新興市場指數的權重為0.75%。事實上,基金公司較早時候捕捉到了MSCI帶來的投資機遇,但由于今年基礎市場行情表現不佳,這些基金表現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一位基金經理表示,但從長期看,A股入摩所帶來的變化有望改善 A 股市場的投資者結構和投資風格,A股入摩帶來的增量資金也有助于提升A股市場活力。
多數MSCI主題基金
跑贏基準指數
據Wind統計顯示,目前市場上有17只MSCI主題基金,其中,今年以來共成立了14只,建信、易方達、南方、招商、景順長城、華泰柏瑞、平安大華、創金合信等公司年內均有相應產品成立,其中,景順長城、建信、南方、平安大華成立的數量都在兩只及以上。
由于今年基礎市場行情表現不佳,大部分個股泥沙俱下,MSCI主題基金的表現也因此受到影響。數據顯示,目前市場上存量的17只MSCI主題基金年內均取得負收益。不過,由于成立時間和建倉時點不同,跟蹤的標的指數也有差異,相關基金表現差異較大,表現最好的僅虧損1%左右,最差的跌幅超過15%。
具體來看,有6只年內的凈值跌幅不足5%,有6只跌幅超過10%,其中,跌幅較大的基金多為跟蹤MSCI中國A股指數和MSCI中國A股國際指數。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MSCI主題基金期間都跑贏了基準指數收益率。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華安MSCI中國A股國際ETF自7月27日開始發行,目前正在發行中。另據證監會公布的基金募集申請公示顯示,待批MSCI主題基金數量明顯減少,目前只有3只等待準生證。不過,也有獲批基金尚未開始募集。這或許與當前行情表現不佳有關。
長期利好A股
短期影響有限
據某MSCI主題基金經理表示,多數被動型基金主要采取完全復制法,即完全按照標的指數的成份股組成及其權重構建基金股票投資組合。以A股納入的MSCI新興市場指數體系為跟蹤標的,或以其為業績基準的資金,會根據標的指數成分股及其權重的變動進行相應調整,以期風險和收益特征將更能與標的指數保持基本一致,因此,隨著A股納入MSCI權重提高,會吸引越來越多的資金加大對A股的配置力度。
在該基金經理看來,A股入摩,以及富時羅素或將在9月決定納入A股,都表明A股國際化的進程越來越深。隨著A股市場的完善和開放程度的提高,憑借A股的市值和中國經濟的體量,未來權重肯定會進一步提升。
另有基金經理表示,從長期來看,A股入摩所帶來的變化有望改善A股市場的投資者結構和投資風格,在當前A股比較萎靡的情況下,A股入摩帶來的增量資金也有助于提升A股市場活力。不過,短期內難以形成明顯提振。“根據測算,按照5%的市值納入因子,2018年被動增量資金可能達到1000億左右。而且由于A股市場目前面臨的海內外不穩定因素較多,短期內市場出現較大反轉的可能性不大。”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