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9 09:38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曾連戴15年ST帽子的A股“奇葩”深中華A,如今又因連續多年營收縮水,財務數據疑點重重而遭深交所問詢。
就在一年前,深中華A也曾領到年報問詢函,主要問題也是公司經營能力持續下降。
對于深中華A的“萎靡不振”,鑒于公司早在2013年重整時就期望通過資產重組恢復持續經營能力和持續盈利能力,深交所在本次問詢中特別提出,公司董事會應說明“為引入重組方所作出的工作及進展情況”。
去年營收不到2011年一半
據深交所5月28日對深中華A下發的年報問詢函,公司營業收入連續下降,去年實現營業收入近1.37億元,凈利潤約153萬元,盈利能力不足。
記者梳理發現,2011年至2017年,深中華A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21億元、2.93億元、2.71億元、2.12億元、1.71億元、1.42億元、1.37億元。連續6年,深中華A的營收不斷萎縮,2017年的營收已不到2011年的一半。
2017年,深中華A除自行車業務外新增“鋰電池材料”業務。對此,深交所要求公司說明鋰電池材料業務的具體開展模式,以及與鋰電池業務相關的資產、負債情況,補充披露公司未按照相關規則披露分部信息的原因。
同時,深交所還要求深中華A具體說明產品結構優化調整和銷售模式轉型對公司營業收入、成本、毛利率的影響,列示公司不同大類產品(通過各銷售渠道)的產銷量、銷售金額及占比、毛利率水平及與上年的對比變化。
深交所關注到,深中華A在2017年年報中稱,共享單車對公司自行車主業造成了沖擊,但是,公司去年仍保持1.1億元的自行車及零配件銷售收入,實現了9.23%的毛利率。深交所就此要求公司從銷售渠道或地區、生產模式、終端客戶等方面解釋原因。
單季業績現反常波動
深交所還特別關注到,在去年下半年特別是第四季度,深中華A出現了凈利潤大幅波動的情形。
據深中華A年報,公司去年下半年實現的收入占全年的64%,而公司發布的2018年一季度數據顯示,當季收入環比下降幅度高達41%。同時,2017年年報“分季度主要財務指標”顯示,深中華A去年前三季度累計虧損136萬元,但在第四季度單季卻實現盈利289萬元。
對季度數據的差異,深交所要求公司列表說明2017年四個季度及2018年一季度的營業收入、成本、毛利率情況,并結合各項主營業務的開展情況,詳細說明分季度財務指標大幅波動的原因,以及是否存在突擊確認或跨期確認收入、結轉成本費用等情形。
一年前,深交所的前一份年報問詢函也特別要求深中華A說明2016年度盈利的主要驅動因素,即在營收下降的情況下,公司當期凈利潤大幅增長的具體原因。2016年,深中華A凈利潤260萬元,較上一年度虧損13.84萬元實現扭虧。
財務指標疑點重重
深交所還關注到,深中華A去年財務數據中還存在多處異常。
如年報現金流量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項目下,當期金額為4781萬元,與公司營業收入1.37億元存在重大差異;同時,“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項目金額為4223萬元,與公司去年營業成本1.24億元也存在重大差異。
深中華A去年的財務數據還顯示,公司營業收入較2016年下降3%,但期末應收賬款余額為2900萬元,足足是2016年末的2.3倍。
對此,深交所要求公司補充說明原因,以及應收賬款中單項金額不重大但單獨計提壞賬準備應收賬款的構成情況、對方單位、形成時間、100%計提減值準備的原因,以及公司對賬齡1年以內、1至2年、2至3年應收賬款均按照0.3%計提壞賬準備的原因及合理性等。
與此同時,深交所還要求深中華A說明應收票據附注中,期末公司已背書或貼現且在資產負債表日尚未到期的應收票據6397萬元的形成原因,以及期后的結清情況等。
曾連續15年戴ST帽子
深中華A是一家老牌上市公司,1992年登陸資本市場,1993年營業收入達17.44億元,凈利潤為2.16億元。
難以想象的是,如此一家“優質企業”,此后曾“戴帽”長達15年。因業績陷入泥潭等因素,1999年5月,深中華A被ST處理,其后長達15年未能摘掉ST的帽子,成為A股一大“奇葩”。
直到深中華A被法院裁定重整計劃執行完畢,2013年業績扭虧為盈,期末凈資產為正值,公司才于2014年5月撤銷退市風險警示。
二十多年沉浮后,深中華A早已輝煌不再,現在的營收和盈利還不及當年的零頭。從凈利潤方面看,近年來,深中華A一直在虧損和微利的邊緣掙扎。
2017年年報顯示,目前深中華A(包括子公司在內)的在職員工總數僅51人,較上一年度再減2人。其中,生產、銷售員工分別為19人、10人,技術、財務和行政人員分別為8人、6人和8人。
如此的業績表現和員工規模,說明深中華A已淪為一家“殼公司”。
深交所也關注到,深中華A的重整計劃已于2013年12月27日執行完畢并終結破產程序,公司在重整計劃中設置了引入重組方的條件,期望通過資產重組恢復持續經營能力和持續盈利能力。
但截至審計報告日,公司尚未引入重組方。年審會計師還就此問題對公司財務報告出具了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深交所要求公司董事會說明“為引入重組方所作出的工作及進展情況”。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