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金發行爆款頻出的當下,泰達宏利創富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以下簡稱“泰達宏利創富混合”)發行期結束一個月后卻依然未成立,顯得有些另類,“這種情況非常罕見,以前從沒有過。”資深基金研究專家王群航對《金證券》記者表示。
發行了四個月仍未成立
公開資料顯示,泰達宏利創富混合于2015年7月7日獲批,并于2017年4月21日獲得核準延期募集,是一只契約型開放式、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擬任基金經理為莊騰飛、龐寶臣。2017年10月17日,該基金發布《份額發售公告》,發行日期是:自2017年10月20日起至2018年1月19日止。可《金證券》記者發現,發行期已經過了一個多月,該基金仍未成立。
“由于公司未發布公告,只能猜測該基金是不是達不到成立條件,但這種情況非常罕見。”王群航對《金證券》記者表示。
根據規定,開放式基金自發售之日起三個月內,滿足基金份額不少于2億份、基金募資金額不少于兩億元人民幣且基金認購人數不少于200人的條件才能成立。
昨日,《金證券》記者致電泰達宏利基金公司客服熱線詢問情況,工作人員回復稱:“暫時還沒有泰達宏利創富混合成立的相關消息,如有最新進展會第一時間公告”,對于該基金目前的募資情況,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
部分新基金募資困難
滬上一位基金行業研究員對《金證券》記者表示,該基金2015年就已獲批,中間還延募了一次,至今遲遲未成立,從側面反映出募資情況也許并不理想,“去年基金業面臨著去庫存的壓力,基金公司若想申報迎合行情的新基金就必須消化掉前期獲批而未發的庫存,導致市場上新發基金數量增多,百來只基金同時在售的背后,也意味著渠道的壓力上升,另一方面,委外新規導致許多幫忙資金撤退,在競爭激烈的發行市場,不少新基金募集困難重重。”
與此同時,2018年開年基金市場接連出現“爆款產品”,如華夏穩盛募集78億份、華安紅利募集50億份、興全合宜募集327億份,“其實基民的申購熱情還是很高的,若新基金募集困難可能更多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上述研究員表示。
業內人士表示,泰達宏利是合資基金公司中股權變動最頻繁的公司之一,早期頻繁的股東變更導致這些年公司整體規模并未有太大發展。同花順(48.640, -0.76, -1.54%)iFind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四季度末,公司旗下共54只基金,資產規模450.08億元,與2016年底相比縮水了96.19億元。
《金證券》記者注意到,泰達宏利目前多名基金經理任職期限僅2-3年,且一人負責多只基金,如泰達宏利創富混合擬任基金經理莊騰飛目前管理著8只基金,龐寶臣管理著11只基金。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