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基“擒牛”有術
2018年市場主基調不改 基本面和業績制勝
與往年一樣,2017年也誕生了一批走勢突出的牛股,而在這些個股背后,少不了機構資金的參與,多只牛股出現基金的身影,甚至出現精確“擒牛”的基金。2018年如何“擒住”牛股?多位基金經理表示,2018年可能會誕生一批新的牛股,但A股市場的主基調不會輕易改變,整個市場未來很長時間都將重視基本面和業績驅動,優質企業更易誕生牛股。
買入牛股的那些“牛基”
2017年,A股市場誕生了一批牛股,漲幅巨大。數據顯示,2017年漲幅前十的個股全部為次新股,多為次新股中的概念龍頭,如寒銳鈷業(295.840, 0.00, 0.00%)上漲1478.11%,華大基因(193.500, 0.00, 0.00%)上漲1170.61%。在這十只個股中,漲幅最小的阿石創(85.700, 0.00, 0.00%)也上漲6倍多。剔除次新股,漲幅靠前的則有鴻特精密(149.410, 0.00, 0.00%)(328.38%)、江南嘉捷(51.110, 0.00, 0.00%)(288.92%)、方大炭素(33.400, 0.00, 0.00%)(211.88%)、贛鋒鋰業(69.870, 0.00, 0.00%)(171.03%)、海康威視(41.620, 0.00, 0.00%)(148.22%)以及水井坊(48.900, 0.00, 0.00%)(147.31%)等。
從這些漲幅巨大代表性的牛股來看,基金機構的操作路徑隱現。其中次新股中的寒銳鈷業、江豐電子(65.920, 0.00, 0.00%),開板后始終保持向上趨勢,鴻特精密的持股集中度很高,主要以信托計劃及自然人為主,資金抱團炒高股價的跡象明顯無基金參與,江南嘉捷因為360借殼事件暴漲,但無重倉基金和高參與度,這些都被剔除在外。
從寒銳鈷業的基金持倉變化情況來看,2017年二季度,匯添富社會責任、華夏優勢增長混合、新華行業周期輪換等基金即已進入其中,而到2017年三季末,匯添富社會責任持續加倉,南方績優成長混合、海富通股票混合等均在三季度建倉,寒銳鈷業則在三季度出現巨大漲幅并在四季度繼續大幅上漲。
再如江豐電子,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僅有3只基金持有,分別是工銀瑞信主題策略持有99.99萬股、工銀瑞信國家戰略持有4.5萬股和泓德泓華靈活配置持有0.23萬股,泓德泓華靈活配置在新股中簽時即已在股東名單中,工銀瑞信的兩只基金則是在三季度大幅加倉,精確“擒住”江豐電子。
從開板后計算,江豐電子2017年仍然漲了124.94%。從江豐電子的龍虎榜中可以看到,機構在開板兩日有過大規模的買入。7月25日,買入席位第一為機構席位,買入2887.43萬元,當日漲幅為3.22%,收盤價為28.49元/股,以此計算買入量為101.35萬股;8月8日,有兩個機構專用席位分別買入1486.75萬元和470.25萬元,當日漲幅為5.74%,收盤價為30.01元/股,以此計算機構買入量分別是49.54萬股和15.67萬股。此后,江豐電子龍虎榜在11月6日再度出現機構身影,機構專用席位賣出2744.09萬元,以當日漲停價71.12元/股計算,賣出股份約為38.59萬股。業內人士分析,7月25日建倉機構大概率是基金,11月6日機構賣出部分也可能是該基金。從28.49元到71.12元,已賺取一倍多的收益。
2017年度耳熟能詳的大牛股還有方大炭素、贛鋒鋰業、士蘭微(16.670, 0.00, 0.00%)以及傳統基金重倉股海康威視、水井坊、隆基股份(37.380, 0.00, 0.00%)等。以海康威視為例,全年漲幅為148.22%,2017年年度主動型基金收益率冠軍東方紅睿華滬港深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即重倉持有海康威視。東方紅睿華滬港深基金在2017年年初持有海康威視1849.84萬股,在2017年一季度加倉349.8萬股,二季度減持320.05萬股,三季度再度減持193.81萬股。這意味著東方紅睿華滬港深大部分倉位拿滿2017年全年,部分倉位進行了低吸高拋。
“擒牛術”奧秘何在
從2017年年度牛股中,記者查詢了部分基金的年度收益率,重倉持有海康威視的東方紅睿華混合基金近一年收益最高,達到68.11%。
海通證券(13.520, 0.00, 0.00%)(港股06837)表示,一般來說,公募基金的業績不僅受到基金經理主動投資能力的影響,同時也受制于契約因素。能選中牛股一方面是策略的功勞,另一方面是基金經理的功勞。不僅買中牛股,同時業績表現優異的更是難上加難。其中,東方紅睿華滬港深、匯添富成長焦點和華夏回報業績表現優異。
而買中江豐電子的工銀瑞信兩只基金均由黃安樂管理。黃安樂偏愛中小創個股,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工銀瑞信主題策略和工銀瑞信國家戰略的前十大重倉股中,中小創板塊個股占據多數。
多位績優基金經理對記者表示,選擇優質公司是選中牛股的必要條件。選股首先要適應風格切換,看到大方向,其次是定行業,在看好的行業中選擇優質公司,2017年很多牛股都屬于行業龍頭。
東方紅睿華滬港深的基金經理林鵬在談到他的投資理念時就表示,要投資中國各行各業最優秀的公司,分享優秀公司長期成長的收益。
2018年基本面和業績制勝
在2018年的A股市場上,如何“擒住”牛股呢?多位基金經理表示,中國股市發展這么多年,很少出現年度牛股延續的情況,所以2018年可能會誕生一批新的牛股。但A股市場的主基調不會輕易發生變化,整個市場未來很長時間都將重視基本面和業績驅動,優質企業更易誕生牛股。
格雷資產總經理兼投資總監張可興表示,市場的資金向優勢企業集中,而那些70%到80%的績差股、垃圾股、沒有業績的小市值股票會被市場拋棄,這種趨勢不會逆轉。總的來說,市場越來越注重基本面的投資,需要深挖個股。
那么如何選擇優質企業?第一,自下而上地精選優質公司,尋找確定性較大的公司持續盈利;第二,以合理甚至低估的現價購買未來具備較高持續成長性的個股,從而用動態的、確定性較大的持續盈利增長,化解靜態估值較高的風險;第三,將追求長期超額收益與階段性閃亮表現巧妙結合起來。
一知名券商策略首席對記者表示,2017年的策略是精選好公司和龍頭公司,2018年應該還是好公司和龍頭公司制勝。牛股可能會換上一批,但講故事的公司顯然沒有后路了,有技術性創新的大公司可能在2018年被看好。
從行業來看,有基金經理看好業績趨勢向好且估值合理的金融、消費電子,還有政策支持力度較大的創新藥、半導體、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等。也有基金經理看好受益于改革、代表經濟長期發展方向的行業,重點關注信息、光伏、新材料、保險、消費升級等領域的優質龍頭。還有基金經理看好結構性機會,比如新能源汽車、定制家居等。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