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棉花產業科技平臺上線
20日,數字棉花產業科技平臺發布會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北京和烏魯木齊同時啟動。經試點驗證,依托該平臺,可實現棉花每畝增產10%—20%。......
雄安新區容西片區建設有序推進 624棟安置房預計明年交付
雄安新區容西片區是以生活居住功能為主的宜居宜業的綜合城區,也是雄安新區的生態智能創新城區,目前片區的建設正在有序推進。...
保障高寒地區用電負荷 我國緯度最高抽水蓄能電站投產發電
為確保低溫下正常運轉,電站的建設施工采用了國內最先進的抗凍技術,電站大壩的耐低溫達到-50℃。同時,電站與黑龍江電網調度密切配合,通過縮短機組停轉時間等措施,...
兩部門:到2025年底省級以上園區全部實施循環化改造
通知提出,開展節能降碳改造,推動企業產品結構、生產工藝、技術裝備優化升級,推進能源梯級利用和余熱余壓回收利用。因地制宜發展利用可再生能源,開展清潔能源替...
10部門聯合發布《公民節約用水行為規范》
據了解,本次發布的《規范》,結合了水利職工節約用水行為規范、行業外同類行為規范實踐經驗,考慮了節水的社會性特點,并在廣泛征求意見基礎上形成。...
湖南特產年貨節精彩紛呈 生態養殖新農人帶來致富經
《電鰻快報》了解到,湖南特產年貨節是首次舉辦,該活動采用線上線下結合、“云端”同步、省市聯動模式,積極探索以新經濟、新模式、新零售,助推農業升級、農村發展、農...
連續5年參與大廣賽命題,愛華仕箱包激發青年無限創意
愛華仕箱包品牌負責人透露:“本年度愛華仕企業特別獎金獎作品來自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的《瀕危動物》,作品創意與企業關愛動物的理念結合度高,除了榮譽表彰以外,作者還可額...
“強匠薈”紫砂壺名家丁洪順 千錘百煉造就暗香雅韻人生
丁洪順先后曾與南京藝術學院潘春芳教授、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張守智教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韓美林大師合作,代表作“三羊同樂”、“五羊組壺”等曾被中央電視臺,新華日報報...
“硬核”力量 我國核電產業迎來發展新機遇
我國核電機組保持了良好的安全記錄,運行管理水平逐年提升,機組安全性、經濟性顯著提升。中核集團2020年度15臺在運核電機組獲得WANO(世界核電運營者協會)指數滿分,2021...
首個溫室氣體觀測網基本建成
中國是世界上較早開展溫室氣體本底觀測的國家之一。1982年,國內第一個區域大氣本底監測站在北京上甸子投入使用。1994年,青海瓦里關國家大氣本底站作為歐亞大陸腹地唯一的...
協鑫新能源氫能戰略轉型邁入實質性階段 簽天然氣長期采購框架協議 獲5萬億立方米穩定氣源
作為該戰略的重要組成環節,協鑫新能源分別與中建投資本管理(天津)有限公司和建銀國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訂立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合作設立規模約100億元人民幣的氫能產業投資...
《“十四五”職業技能培訓規劃》印發 超2億技能人才待遇有望提高
根據《規劃》,“十三五”時期,職業技能培訓大規模開展,全國技能人才總量超過2億人。
首個碳排放履約周期臨近結束 全國碳市場交易大幅升溫
截至12月17日,全國碳市場12月成交量已達到0.88億噸,是11月總成交量的2.8倍,成交金額達到35.11億元。自開市交易以來,全國碳市場日均成交量為125.573萬噸,是歐盟的22倍...
健康服務智能化!山東青島形成國內首個覆蓋城鄉智慧血液物聯網平臺
12月17日,青島市介紹2021年提升健康服務水平有關情況。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青島形成國內首個覆蓋城鄉的智慧血液物聯網平臺,青島市居民主要健康指標達到...
江蘇電網上線全國首個“零碳大腦”
12月15日,全國首個“零碳大腦”在江蘇電網上線,為“難以捉摸”的新能源發電裝上了“中樞神經”,助力新能源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