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汽車否認“大眾收購江淮汽車手中股份”傳聞
“大眾汽車正考慮收購公司大量股份......大眾的收購計劃尚處于初期階段,但它渴望從江淮汽車股東手中購買大量股份。”而就在4月10日晚上,江淮隨即發布了澄清公告。
重調戰略 福特在華開自救藥方
在“福特中國2.0”戰略之前,福特曾于2017年12月提出“中國2025計劃”,兩大戰略推出時間僅間隔一年多。與“中國2025計劃”相比,“福特中國2.0”戰略更加全面和具體。
3月份召回汽車39萬輛 斯巴魯單品牌占比超三成
根據國家質檢總局公布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我國各主要汽車產品生產者共發布13條汽車召回公告,涉及12家車企,包括大眾、豐田、保時捷等車企累計約召回39萬輛汽車。
特斯拉三年保值回購承諾成空 車主怒斥其“愚弄顧客”
在價格堪比炒股一樣刺激的“大跳水”之后,讓特斯拉車主心寒的事情還在繼續發生著。
車不愁賣、醞釀漲價 補貼新政出臺 車市一片躁動
根據通知,補貼標準明顯下調,并提高了技術門檻。與2018年相比,2019年補貼標準平均退坡超50%,并且取消了地方補貼。新的補貼政策從2019年3月26日起實施,2019年3月26日至2019年6月25日為過渡期。
比亞迪美國工廠第三百輛電動巴士下線
比亞迪已為當地提供了數百個薪資不錯的就業崗位。隨著工廠產能擴大,客戶穩步增加,電動卡車、電動叉車乃至云軌等新產品推出,未來將有更多機遇。來自美國和中國的職員同心協力創造奇跡,改變世界。
起亞第一季度銷量驚人,同比增長0.8%
東風起亞悅達發布了起亞第一季度的銷量為8萬5千輛,同比增長0.8%。
豐田今年將開放混合動力汽車專利
豐田汽車在混合動力領域有著極強的技術實力,自上世紀90年代起,豐田便成立了G21小組,對尚未普及的“混動概念”進行技術攻關。在全球第一臺混合動力量產車型普銳斯出現后,豐田甚至成為油電混合技術領域的唯一代表,經歷了四代升級的THS系統也被看作是豐田新能源領域的“最高機密”。
進口車創六年來新低 平行進口亟待"開綠燈"
2月進口車銷售4.1萬輛,同比下降21.8%;1-2月,進口車累計銷售11.9萬輛,同比下降11.4%,終端需求持續下降。
南方高速交通壓力高于北方 珠三角擁堵里程占比最高
清明節出程高峰為小長假第一天,即4月5日8時-12時,峰值出現在10時-11時,擁堵里程占比是平日的5倍左右;返程高峰出現在小長假最后一天,即4月7日14時-19時,預計峰值出現在16時-17時。
3月召回汽車31.6萬輛 “3.15”未現“爆發”
3月國內乘用車召回數量依然維持較低水平。其中,日系品牌斯巴魯一起涉及132954輛汽車的召回,成為3月數量最多的單起召回,占召回總量的42.06%,其余則再無品牌召回數量超過10萬輛。
電動汽車2021年將駛入快車道
隨著技術的成熟,續航更長、成本更低的電動汽車將在2021年進入快車道,“當一線城市每個月的10%的新車銷量都來自新能源汽車時,電動汽車的發展速度會變成一條快速上升的拋物線。”
銷量下挫工廠暫停 起亞和現代發展遇阻
數據顯示,2013-2016年,北京現代連續4年銷量破百萬輛,但在2017年降至82萬輛。2018年銷量進一步下落,僅為79萬輛,同比下滑3.7%,完成年度90萬輛銷量目標的87%。
四部委公布新能源車過渡期補貼政策 或僅為去年10%
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客車、新能源貨車補貼標準進一步降低,并提出2019年3月26日至2019年6月25日為新能源汽車補貼過渡期,過渡期內購買新能源車或僅能獲得2018年補貼標準的十分之一。
清明高速免費通行本周末交通壓力大
根據以往數據測算,市交通委確定假期前后有5個客流高峰日(3月30日、31日,4月5日至7日,最早本周末北京交通壓力將較為集中。因踏青旅游和掃墓客流疊加,人民群眾掃墓活動習慣在上午進行,客流出行時間相對集中,交通運輸保障壓力增大。